又一酒樓結業 暫40員工申索300萬
【明報專訊】中式酒樓結業潮持續,盈暉海鮮酒家長沙灣分店昨日突然結業,飲食業職工總會表示,工會協助逾50名員工到勞工處追討,涉及上月薪金、遣散費、代通知金及年假等。該會權益總幹事招冠聰稱受影響員工包括5名外勞,按照逗留條件,必須在合約終止起計的兩周內返回內地。勞工處稱收到約40名員工求助,申索總額約300萬元,主要涉及欠薪和解僱補償,會要求僱主妥善處理。
工會:人臉識別打卡 文件或不齊全
飲食業職工總會昨晨陪同求助員工到勞工處落案,稱追討約700萬元。招冠聰表示,受影響員工涉及收銀員、倉務員和洗碗員等職位,並指員工上班時以人臉識別「打卡」,部分員工未必保存齊全的文件或糧單以證明工作及放假日數,不排除影響申索。
他指出,受影響員工包括5名外勞,有人居於福建,日後往返本港及家鄉追討的成本增加,工會將提供協助,包括檢視部分程序能否授權他人處理。
招冠聰透露,勞工處正嘗試聯絡僱主,看看對方能否處理債務,又或證明無力償還債務,以啟動申請破欠基金程序。
根據盈暉集團網站,集團於2003年創立,並形容其為「深受港澳居民及旅客肯定的高級飲食品牌」,提供精緻粵菜,長沙灣和海怡半島有分店。本報昨日電郵盈暉集團查詢長沙灣分店結業一事,截稿前無回覆,集團亦無人接聽電話。
勞處:倘確認可申破欠 外勞適用
勞工處回覆本報稱正積極跟進,倘確認僱主無力清付款項,會協助僱員向破欠基金申請特惠款項。積金局發言人稱,盈暉海鮮酒家長沙灣分店目前無拖欠強積金供款。
對於有外勞受影響,勞工處稱外勞同樣受本港勞工法例保障,涉事外勞如受結業影響而遭拖欠薪金及解僱補償,可與其他本地僱員向破欠基金申請特惠款項。處方又稱,今年1月推出的「輸入勞工支援計劃」向有需要外勞提供個案諮詢、申索跟進及協助安排臨時住宿等,處方會按計劃協助涉事外勞。
翻查入境處網站,輸入勞工須於僱傭合約屆滿或終止後返回原居地,如合約提前終止,輸入勞工可獲准在港逗留至合約終止後兩周,又或獲准的逗留期限屆滿為止,以期限較短者為準。
另外,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據,今年第二季食肆總收益約270.7億元,較今年首季下跌約3.4%。其中中式餐館今年第二季收益約93.2億元,較今年首季下跌約3%。中式餐館今年上半年收益約189億元,較去年同期跌約4.4%、即約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