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漁映樓入伙 漁光村重建戶喜續鄰里情
【明報專訊】屹立香港仔約一甲子的房協出租屋h漁光村分兩期重建,為安置受影響居民,房協於同區石排灣道興建「漁映樓」約600伙,現已建成。房協總監(物業管理)潘源舫稱,約300戶受漁光村第一期重建影響住戶,約八成五選擇入住漁映樓,他希望藉漁映樓維繫「鄰里連結」。
漁映樓共27層,涵蓋一至二人、三至四人及五至七人單位,面積21.5至46.7平方米(約231至502平方呎)。潘源舫稱,漁光村第一期重建涵蓋順風樓、白沙樓及海港樓,預計2034年完工,受第一期重建影響約300戶,約八成五選擇遷至漁映樓;第二期則約一成,合計約300戶;而已搬進漁映樓的住戶擁有「遷戶權」,第一期重建完成後,房協容許他們約3個月內決定會否返回漁光村。
潘稱,房協會為遷至漁映樓的漁光村重建戶提供10,390至32,170元的一筆過搬遷津貼,視乎家庭成員數目,以及首4年租金減免。對於長者支援,他說逾四成漁光村民逾60歲,故漁映樓提供約25個供輪椅使用者入住的一至二人單位;而漁光村約150戶獨居長者,房協已委聘專責社工服務隊支援調遷。
至於如何於漁映樓保留漁光村特色,潘源舫稱,除名字保留「漁」,房協、漁光村居民及本地竹藝設計師戴倩兒亦製作5幅《漁光竹映》畫作,象徵漁光村5座大廈,以傳統竹織手工藝織成,於漁映樓大堂展示。
重建竣工期延 稱仍為規劃階段
房協曾預計第一期重建2031年完工。被問到最新預計2034年完工是否與工程延誤有關,潘強調目前工程尚未開展,仍屬規劃階段,會不斷檢視進展。
三代同堂的鄭氏一家成為首批漁映樓住戶。xx鄭太由住家艇「上岸」定居漁光村逾30載,現再遷至漁映樓,她說留在原區毋須重新適應,亦可與街坊聯誼,「住慣南區,親朋戚友都鰜蛂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