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明年春季料迎小陽春 惟未備牛市條件
【明報專訊】有房地產業內人士分析,明年卑詩樓市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料春季可能出現傳統的銷售小高潮,但不可持續,勸有意入市的民眾短期不要太樂觀,長期亦毋須太悲觀。
熊貓地產創辦人譚中偉表受本報訪問時表示,7月和8月的房地產市場較今年上半年確實有所好轉,成交量上升,但較正常年份的相應月份仍要低兩成,而且成交價都比較低。他強調樓價上漲的前提是銷售量增多。
對於今年秋冬以及明年卑詩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他認為利弊因素均很明顯,一方面加拿大央行大概率還會繼續降息,民眾持有及購入房產的可負擔性提高,另一方面經濟基本面走弱,民眾購買力和購買意願下降,此外關稅仍是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他預計明年春季會延續傳統,出現一波銷售小高潮,但不可持續,因為讓房地產市場走入牛市的條件目前均不具備。
除了整體經濟疲軟,目前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過於嚴苛,限購和稅收等政策都未鬆綁,移民政策也愈來愈嚴,新增人口增長緩慢,這些都是不利於樓市大火的因素。
雖然大多數人仍在觀望,但現在亦已有人進場抄底,譚中偉指出:「沒有人能真正知道底在哪?我的建議是短期內不要太樂觀,長期看也毋須太悲觀。」
談及增長潛力,譚中偉稱一直以來都是周邊地區比大溫表現好,相信伴隨新能源車的普及,駕車通勤變得愈來愈便宜,而且疫情後很多人都沒再回到辦公室上班,而是改為線上或混合辦公,這些都令人們選擇房產的思路有了些許變化,自然環境優勢成為人們重點考慮因素之一,房地產市場也有「去中心化」趨勢。
他以溫哥華島和史高米殊為例分析指,這些地區往往樓價相對較低,但伴隨交通改善和人口自然增長,尤其本地人和退休人群的遷入,市場需求自成一體,增值潛力較大。數據顯示,這些地方的樓價雖然不曾經歷大溫核心區域的暴漲,近兩年亦沒有出現暴跌,自疫情至今整體保持穩定的小幅增長,具有更好的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