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建築除名上訴案押後10月審
【明報專訊】牽涉數宗致命意外的「精進建築有限公司」早前被拒續牌,獲准上訴期間暫緩除名。上訴聆訊原定昨日於高院開始,法官下令押後至10月審理。屋宇署一方表示,精進建築的資產淨值逾3.51億元,未有清盤危機,惟續牌關鍵在於公眾安全,非金錢能夠補償。精進一方爭議,政府無考慮精進已採取補救措施,並引述工權會總幹事撰信,指精進願意承擔意外責任。
房署:續牌關公眾安全 非金錢能補償
代表屋宇署長及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的資深大狀袁國強,昨首先向法官申請押後聆訊,以存入新證據。袁稱政府基於多宗工傷意外將精進建築除名,而精進建築早前增加上訴理據,擬爭議除名決定是否合理,政府需時準備誓章回應指控。
袁引述財務紀錄表示,截至今年5月31日,精進建築的流動資產達7.78億元,比上次聆訊輕微下降;流動負債為6.46億元,比上次聆訊增加3500萬元。袁指精進建築有充足資產,未達資不抵債的地步,預料案件押後期間財務狀G變化不大。袁強調本案涉及建築安全,非金錢能夠補償,法庭應從全盤證據審視續牌制度。
精進:沒探討意外成因不公平
代表精進建築的資深大狀余若海反對押後,指精進2023年3月申請續牌,直至今年5月被拒,牌照狀態一直「懸而未決」(in limbo),應盡快審理。余提及,屋宇署曾安排精進「獲授權簽署人」出席續牌面試,其後對面試內容保密,只用一紙文件交代除牌決定,做法不夠靈活。
余指工業意外有不同原因,政府質疑「發生意外並非巧合」,卻沒有詳細探討意外成因,對精進建築不公平。余提及工權會總幹事曾撰寫信件,讚揚精進建築對工傷持負責任態度,政府不應迫使承建商倒閉,而是讓精進汲取教訓。
法官鄭蕙心聽畢表示,精進建築早前提交新的上訴理據,質疑政府以籠統政策(blanket policy)處理續牌,考慮公平起見,屋宇署有權回應指控。法官下令屋宇署在5日內存檔新證據,聆訊押後至10月2至3日。
【案件編號:HCMP 9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