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票助破高市包圍網 右翼反撲難救「回扣門」
經歷石破時代的選戰三連敗(參、眾兩院和東京都議會),日本自民黨內部最終選擇路線調整,岸田文雄和石破茂代表的溫和保守政權暫告一段落,改由政見更貼近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高市早苗上台,以回應日本社會「右轉」趨勢,盼挽回出走的保守派基本盤票源。惟自民黨頹勢並非只因「不夠右」,也是跟安倍及其派閥息息相關的統一教和「回扣門」醜聞令支持者失望所致。高市早苗未來難免要對黨內保守右翼議員投桃報李,但如果舊安倍派骨幹如萩生田光一和西村康稔等擔任黨政要職,隨時重新觸發民眾怒火,令日本出現又一個短命政權。
「岩盤保守派」流失 惹黨內擔憂
過去兩場眾、參院選舉,自民黨總得票大跌500萬至700萬,檢視其他政黨得票,最大受惠者是國民民主黨和參政黨等右傾政黨,令自民黨內部漸憂流失所謂的「岩盤保守派」。是故高市這次營造自己是重新吸納保守選民最佳人選形象,惟起初未獲看好,尤其是「回扣門」令大批安倍派議員落馬後,自民黨內似已形成以岸田、石破、森山裕和菅義偉為首的相對溫和保守陣營主導之局勢,小泉進次郎(菅和森山支持、岸田派出親信輔助)和林芳正(舊岸田派和石破政權要角支持)分別出馬,便頗有「高市包圍網」意味。
小泉陣營屢「自爆」 首輪議員票遜預期
然而,黨員票走向最終決定大局,隨高市優勢漸現,議員取向開始動搖——自身陣營不斷「自爆」的小泉在首輪只獲80張議員票,意味有10名以上陪同他宣布出選的議員另投他人。儘管如此,議員票在次輪比重提高,令黨員票勝出但最終敗北情況不鮮見,高市2021年便以「河野包圍網」關鍵棋子初參選,代表安倍吸納票源再歸邊岸田,助後者擊敗黨員票佔優的河野太郎。惟對比當年,自民黨如今處於隨時下野的風雨飄搖,議員們難完全無視黨員想法——黨內元老麻生太郎選前終極表態,下令其派閥成員投給「在黨員票領先的人」,便確立高市當選的政治基礎。
高市早苗上台也許有助「岩盤保守派」回歸自民黨,但她與安倍派的深厚淵源仍是政治隱憂。對比去年,高市這次刻意在20名推薦人名單中減少涉及「回扣門」的舊安倍派成員,但在缺乏自身班底下,未來也許不得不倚重舊安倍派成員出任黨政要職,屆時民意會如何回應,將決定其政權能走多遠。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