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患者同處診所 10月大嬰確診麻疹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一名10個月大男嬰確診麻疹,為早前確診兩父子的密切接觸者,曾同時身處佐敦一間私家診所,令相關感染群組增至4人;其餘20名密切接觸者無病徵。中心透露曾建議3名未足一歲密切接觸者的家長為其子女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以減低感染風險,但包括確診10個月大男嬰在內兩人並未注射。
未應衛署建議打免疫針
中心表示,早前發現最先感染的6個月大男嬰與29歲父親,於傳染期內曾到訪佐敦一間私家診所,隨即展開接觸者追蹤,發現21人曾同時身處同一診所,因而被介定為密切接觸者,包括3名1歲以下、尚未適齡接種首劑麻疹疫苗的高風險者。中心曾向家長建議讓該3名幼兒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惟包括確診10個月大男嬰在內兩人並未注射。
最新確診麻疹的10個月大男嬰上月30日發燒,翌日出現皮疹,獲安排到伊利沙伯醫院就診及隔離治療,昨日仍留院,情G穩定,相信其感染源頭與早前兩宗個案相關。目前男嬰5名家居接觸者無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其中一人身處外地。
感染群組增至4人
連同最新個案,以及早前感染家庭的3名成員,包括父母及6個月大男嬰,群組增至4人感染。中心表示,上述家庭其餘兩名成員,以及佐敦診所其餘20名密切接觸者,至今均沒出現病徵,繼續接受醫學監察。初步調查未發現群組與本港早前其他確診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衛生署回覆表示,診所負責人已將所有密切接觸者資料通知中心,基於私隱及追蹤工作已展開,不便透露診所名稱。
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稱,近期不少人外遊,由於其他國家麻疹疫苗接種率未必如本港般高,輸入個案後或致本地傳播。他相信因麻疹疫苗保護力並非百分之百,因此有「漏網之魚」,但本地社區免疫力高,不會大爆發。他提醒,嬰兒感染麻疹後或出現腦膜炎等,亦可能有後遺症,滿1歲後應接種麻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