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乜東東:是人不是人?——改寫角色人設
【明報專訊】你會選擇從哪個人物與敘述視角重寫《西遊記》的故事?以原著主角孫悟空為例,日本漫畫家鳥山明曾以他為原型,改編出膾炙人口的動畫《龍珠》,周星馳亦曾伙拍導演劉鎮偉把原著改編成《西遊記》系列電影,茪O描述孫悟空的幾段情緣。作家西西和劉以鬯也分別重寫過《西遊記》三借芭蕉扇及蜘蛛精誘騙唐僧的故事,誰說重寫同一個人物,會沒有新意?
以天竺貓另闢蹊徑
有時候,我也會想起公主、銀耳和貘,不知道她們怎樣了。說起來,我真的要感謝芭蕉扇,若非孫悟空來向公主借扇,怎知翠雲山上有我這天竺貓呢?如果不是芭蕉扇,我又怎會來到長安,如此快樂地過活,成為一隻舒服自由的貓呢?
——西西〈芭蕉扇〉(節錄)
(表一)
《西遊記》本無貓精,但西西以「天竺貓護經」的故事附會三借芭蕉扇的情節,新增鐵扇公主的丫鬟「貓精」一角,從她的視角新編故事。〈芭蕉扇〉分四節敘述貓精成為天竺貓的故事,正如西西在對談中剖白,她希望以小說引起讀者「想想我們的環境,想想人與人的問題」,小說每節末段都以貓精與朋友銀耳或老鼠的對話及內心獨白收結,呈現出貓精對男女不平等、妖精修成人身、孫悟空強迫公主借扇是否恰當等議題的思考。
重塑人性複雜一面
完了秘密驀地失去掩蔽。所有的防衛都被消除。是唐僧背棄了佛抑或佛背棄了唐僧?唐僧心一橫,睜開眼來仔細端詳這個美麗的妖精。既是最後的一刻何不趁此多看幾眼唐僧在慌亂中睜開眼睛,見到了從來未見過的部分。該死!我怎麼會……
——劉以鬯〈蜘蛛精〉(節錄)
(表二)
學者兼作家王良和稱,《西遊記》本無蜘蛛精色誘唐僧的情節,他認為劉以鬯〈蜘蛛精〉的創作靈感很可能源自後世二次創作《西遊記》的電影。小說旨在重現唐僧面對誘惑時的掙扎,顛覆了唐僧的形象,以內心獨白插入第三人稱敘述,描繪唐僧嘗試克服色慾的過程。貫徹劉以鬯喜歡驚奇結局的寫法,文末唐僧竟接受色誘,顯露他亦有渴望肉慾的一面。
■寫乜
改編原著人物的「人設」
1.從經典文學或動畫故事中,找一個喜愛或憎惡的人物角色(例:《多啦A夢》中的胖虎)
2. 配以實際情節,舉出此人物最突出的3種性格
3.設計一個新情境,嘗試構想人物會如何應對,發展出不一樣的的人設
(表三)
■小要訣
點寫先似個「人」?
「寫小說,我希望能夠提供讀者一樣東西:新內容,或者新手法。」西西如此道出她對創作小說的追求。內容與手法唇齒相依,如劉以鬯想探討唐僧面對色誘時的內心衝突,便透過內心獨白來呈現。
英國作家福斯特(E. M. Forster)在《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提到,人物可簡單劃分為「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與「立體人物」(round character):
扁平人物:較易界定,只需用幾個形容詞就能準確描述他們的性格
立體人物:較難界定,他們會成長,性格會轉變,情感豐富有層次
再以劉以鬯的〈蜘蛛精〉為例,他筆下的唐僧能讓讀者感到煥然一新,打破大眾對唐僧的固有印象。
文:余啟正
圖:劇照、網上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