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農場參與收成分享創新高
市民獲新鮮食材 漁農得資金周轉

[2015.01.18] 發表
「農作物分享展」昨在寒風中舉行,目的是讓本地農夫可在耕作季前預售更多作物。(陳韻如攝)
斯米特透露,華裔民眾可在本地農夫手上購得芥蘭、白菜、西洋菜、蘿蔔等亞洲食材。(陳韻如攝)

【明報專訊】溫哥華農夫市場昨日以「農作物收成分享」為主題,鼓勵民眾預購今年的農作物。活動負責人表示,此計劃過去5年得到廣泛支持。今年參加計劃的農場有17個,數目創新高;其中10個農場昨天在農夫市場現身,包括傳統的蔬菜果農及新加入的漁夫。由於配額有限,想第一時間獲得新鮮蔬菜及漁獲的民眾,最好在本月底前完成登記。

由溫哥華農夫市場(Vancouver Farmer's Market)策劃的「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計劃,昨日在溫市的Nat Bailey Stadium體育館前舉行「農作物收成分享展(CSA Share Fair)」,民眾可現場向農夫直接預購今年的收成。

大會負責人勞拉斯米特(Laura Smit)表示,早在20年前已有CSA計劃,直至近5年,因「產地直送」的概念迅速興起,參與計劃的民眾及農場數目均大幅攀升。「計劃概念是讓民眾投資並分享農地的利潤,而農作物就是分紅。這一方面可讓農夫在耕作季節前籌得資金;另一方面,民眾可直接從農夫手上取得農作物,確保新鮮、低碳、環保。」目前大溫及內陸地區約有17個農場參與CSA計劃,數目達到新高。

傳統上,參與預購的民眾在收成季節每周都會收到一箱農作物,但無法選擇將收到什麼食材。鑒於這會對部分民眾造成不便,有些農場,例如Urban Digs Farm已改成「預付卡」制度。該農場負責人Julia Smith解釋:「我們分別有1,000元及500元的預付卡,付款後會員可隨時至網站訂購他們需要的食材,預繳會員可獲得5%至10%折扣。」除蔬果外,還有肉類和雞蛋供選購,民眾可選擇送貨到府上或自行至農場取貨。

今年首次提供「分享漁獲(Share the Catch)」預購服務的Blue Comet Seafoods負責人Sasha Berger表示,他和父親都喜歡直接面對民眾,故寧可不跟批發商合作,由撈捕、加工、配送全部自己動手,唯一通路就是農夫市場,「計劃對我們幫助很大,例如今年我們就利用這筆錢購入了昂貴的捕魚裝備。」

由於各個農場接受的預購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民眾最好在本月底前訂購,大家可至eatlocal.org/csa-box-program瀏覽農場名單。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