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研究證物質獎勵非良策
教院學者:少年決策「煞車系統」遲熟

[2015.05.22] 發表

【明報專訊】教育學院教授通過實驗了解青少年大腦如何作決定,研究發現,因青少年腦部的「自我獎勵機制」發展成熟,而「自制能力」機制發展未成熟,故他們更願追求即時滿足感。研究亦顯示,若以物質獎勵青少年的良好表現,移除獎勵後他們會更追求即時滿足及更少考慮結果。學者建議家長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學習,而應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對學習的熱愛。

教院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黃蔚皓表示,人腦中有兩個區域共同負責決策,其中紋狀體(Striatum)是人的自我獎勵中心(reward center),負責產生衝動;另一個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構成人的反思系統(reflective system),負責抑制衝動與思考後果。黃蔚皓指兩個系統正如汽車的油門與煞掣,「油門」在幼稚園時期已成熟,而「煞掣」要20歲才成熟,故青少年會因兩個系統發展不平衡而較為衝動。

遊戲撤獎金 決策變衝動

黃蔚皓在2012至2013年邀請了60多名中學生參加實驗,讓他們玩遊戲,參與者可在「博一鋪」與「保守」中作選擇,「保守」會得到既定已知的結果,「博一鋪」則各有一半機會贏過保守派或輸給保守派。第一輪遊戲他呼籲參與者盡力玩,第二輪表現突出者會有100元獎金,第三輪則撤回獎金。黃發現第一輪與第二輪結果沒顯著差別,但第三輪中,被撤獎金的參與者更多選擇「博一鋪」。參與者的大腦掃描結果亦顯示,在前兩輪中反思系統較活躍,但在第三輪則「衝動系統」更活躍。

失獎勵 更易沉迷打機

黃蔚皓說,結果反映撤走物質獎勵後,學生得不到獎勵往往更尋求即時滿足感;現時不少父母與教師用物質來獎勵學生,但除非父母能一直提供獎勵並每次都可滿足子女,否則子女便會因失去獎勵而放棄學習,轉而做一些可獲即時滿足的活動,如上網或打機等。他建議教師與家長勿用物質獎勵法,而應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黃蔚皓說,實驗僅為先導研究計劃,希望之後可獲撥資源,以擴大樣本數量,探究更多青少年決策原理。

教院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林俊彬亦認同,以物質獎勵會令孩子錯將獎勵當成學習目標,一旦沒獎勵便彷彿失去學習的理由。他建議家長引導孩子相信「你投入溫習及取得好成績,因為你很愛讀書」,若孩子有進步,家長可說「解答到這難題是否很開心,很有滿足感?」藉此助學生建立對學習的熱愛。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石禮謙獲選為英基管理局新任主席,他昨與傳媒見面時稱,約10年前他在英基南島中學任校長,目睹特殊需要學生與普通學生交流共... 詳情
創意環保展覽 展學生百作品
【明報專訊】教院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與多個機構合辦「常識百搭」創新科學與環境探究專題展覽,昨於中央圖書館舉行,展出香港、內地和澳門高小生的逾1... 詳情
時事通識教材.時事焦點:長者投訴無人讓座 錢果豐同感
【明報專訊】(圖1) 概念詞彙︰公民意識(Civic awareness) ■考考你 港鐵舉行股東大會,有不少長者投訴無位... 詳情
第18屆校園記者﹕飄色背後 蘊藏心意
【明報專訊】下周一(5月25日)便是農曆四月初八佛誕,即一年一度長洲太平清醮舉行的日子,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的搶包山和飄... 詳情
校記感想
【明報專訊】˙郭曉彤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中五) 是次活動使我對飄色,以至整個太平清醮的認識都增加不少,希望如此值得保留的傳統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