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風復發
由飲食到檢測

[2015.08.11] 發表

撰文:全道安

攝影:鄭樂天

圖片:getty images

隨著近年各類中風個案不斷上升,由藥物發展到檢測方法,醫學界對有關研究和治療工作亦有不少新進展,不過回到基本步,生活上嚴格控制「三高」,才是減少復發和改善血管狹窄的黃金法則。除了腦中風外,近年「眼中風」問題亦有上升趨勢。事實上,眼中風與一般中風的成因大同小異,患者一旦病發,可以在毫無警示的情況下發生,嚴重者足以致盲,情況不容忽視。

中風一般多指「腦中風」,為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是香港主要致命和導致殘疾的原因之一。中風成因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缺血性中風」,即由於腦血管受到血栓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不能暢通,令腦細胞缺乏養分和氧氣供應而受到嚴重損害。其次,即是由於血管破裂導致輸往腦部的血流中斷,引起的「出血性中風」。當養分和氧氣未能透過血流供應至腦部細胞,腦細胞便會壞死,令身體出現肢體無力、說話或理解言語困難等不同程度的殘障,嚴重者更可引致死亡。

可致死亡或殘障

過往十幾年來,中風數字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據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球死於中風的人數由1990年的466萬人,大增至2010年的587萬人,增幅高達二成六。單是香港每年就有超過二萬名中風病人需要住院接受治療,當中三千人因中風而死亡。其次,近三分二的中風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永久殘障,而復發情況亦很常見,因此不單是患者本身,對其家人及照顧者,甚至整個社會的治療成本,均會造成非常長遠的影響和沉重負擔。」

視力突模糊早求醫

中風患者於病發前,大多數均無明顯的徵狀,因此即使外表如何健壯,也可能深陷中風危機而不自知。單就「眼中風」而言,同樣是由於眼部血管出現栓塞,導致視網膜缺血或出血所致。患者病發前多毫無先兆,一旦發作,患者的視力會突然變得模糊或視野收窄,嚴重者更會即時失明。

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解釋:「眼中風為眼部血管,尤其是視網膜的動脈或靜脈血管出現栓塞,當中又以動脈栓塞較為常見。當視網膜缺氧即會出現水腫、萎縮甚至壞死。病發初期通常為單眼發病,但患者眼部不會有疼痛感覺,最初只是視物較『矇查查』,但如延誤診治情況會持續惡化,視力會不斷下降,最終可致失明。」

眼中風有上升趨勢

國際醫學研究數據顯示,視網膜靜脈栓塞在十年內新症發病率大約為每100人中有1.6至1.9人。根據香港人口粗略推算,未來十年約有逾七萬宗新個案,平均每天近二十個新症。周伯展指出,血管健康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差,眼中風大多數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患者必然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故建議患者一旦出現視力模糊,即應盡早求醫尋找病因和及早治療,一旦延診,受損的視力就更難以復原。即使沒有不適,四十歲以上人士亦需要定期進行眼睛健康檢查,檢測視網膜血管健康狀況,防患未然。

或增腦中風風險

另一方面,眼中風和腦中風的風險因素均與三高問題(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密不可分。由於視網膜血管較為幼細,因此一旦人體健康狀況變差,例如血壓過高、血糖過高以至血脂濃度增加,視網膜血管都會首當其衝而病發。曾出現眼中風者,往後發生腦中風的機會亦會大增。國際研究指出,眼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一點五倍。專家建議三高人士提高警覺,培養均衡飲食和定期運動的習慣,避免超重,更應戒除吸煙及過量飲酒惡習,方可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於理想水平,減低出現眼中風以至腦中風的危機。

近年有關中風的醫學研究有重大進展,例如早前中大醫學院就發現,如能嚴格施行藥物治療,控制中風患者包括血糖、血壓及血脂的水平,即可將復發率降至一成左右。而近九成患者的血管阻塞情況亦沒有加重,甚至出現明顯好轉。負責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國偉腦神經學副教授梁慧康指出,顱內血管粥樣硬化為亞洲人患上缺血性中風的最常見成因,病人於病發後一年內的復發率可高達二成以上。

嚴控三高減復發機會

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於2006開始,挑選五十位由嚴重腦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中風的病患參與研究。參加者於藥物治療前後,分別接受3D旋轉血管造影檢查。患者在首個月使用抗血小板凝固藥物,之後再作出藥物調整,同時要求他們戒煙和調節健康的飲食模式,包括嚴格監測和控制血壓、血糖和蛋白膽固醇水平。經過一年的跟進研究,透過臨床及造影檢查,發現近九成參加者的腦血管硬化閉塞問題不單沒有惡化,部分更出現好轉。平均的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比率由79%減至63%。同時患者病發後一年內的中風復發率,由23%降至14%。

患者須保持警覺性

梁慧康表示,該研究的成功重點之一,就是採用了比現時更嚴格的「三高」水平建議。例如收縮壓水平,由不多於140mmHg,降至不高於130mmHg;糖化血色素則由7%減少至6%;最後低密度蛋白膽固醇則由不高於2.6mmol/L,下調至不高於1.8mmol/L。實驗亦證明更嚴格的生活習慣控制和標準,是減少復發和改善血管狹窄的重要因素。他強調,中風患者應長期對自身健康保持警覺性,皆因一旦鬆懈令病發轉差甚至復發,受損的腦細胞便難以再生,患者或須終生臥病在床。

三分鐘助測中風

新的藥物治療方案固然是中風患者的福音,但凡事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進一步減低中風風險,或者於懷疑中風時盡快確診,在爭分奪秒的治療黃金時間中盡早對症下藥,對患症有莫大的裨益。早前,香港理工大學藉著電腦智能技術,研發出嶄新的電腦輔助系統,用以偵測急性中風。新系統原理是透過讀取患者電腦斷層掃描影像,一般只需約80至100張,即可判斷出患者有否出現缺血性中風或充血性中風。研究發現新系統的準確率高達九成,幾乎與專科醫生的診斷結果相若。過程所需的時間,由傳統診斷的十至十五分鐘,縮短至約三分鐘。負責研究的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鄧福禧博士指出,希望新系統能給予前線醫生一個參考指標,確保中風患者能盡早得到合適治療。

電腦系統廿四小時當值

鄧福禧博士續指,新系統結合了精密運算、人工智能和病理學的大量數據,能輔助醫護人員快速準確斷症。它除了可縮短確診時間外,更可填補醫院專科治療的空隙。一般黃金治療時間為病發後三個小時內,如能在此階段內,及時接受診斷及治療,即能減低中風對患者造成的持續損害。但並非所有醫院的心臟專科醫生均可以全天候廿四小時候診,如中風者於病發送院後,未能即時由專科醫生進行診治,即會延誤治療時間和效果。新系統此時即可輔助非專科醫護人員,為其提供意見和提高確診準確性。

最難得的是,該系統內置的人工智能,可以從經驗中學習。隨著使用、診斷和輸入掃描影像的數目愈多,配合專科醫護專家的決定和反饋意見,系統可藉此不斷「學習」中風的特徵,然後優化自動運算,以提高準確性和斷症速度。新的各式電腦系統,固然可分擔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提高斷症準確性,減少漏診的風險。但歸根到柢,最重要的還是病患和醫護的互相信任和配合,方可令新儀器和藥物,發揮最大的作用。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