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會上進行分組討論。(陳志強攝)
放大
 
馬凱盈(右一)主持會議。
放大
 

其他新聞
世界佛教會獎學金現接受申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社區新聞
 市府徵民意 研扶助華埠傳統行業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府昨晚在華埠舉行研討會,就如何保育及扶助傳統與特色行業(legacy business)徵集各方意見;與會者提出要兼顧傳統文化特色與可負擔性。

溫哥華市府昨晚在華埠中山公園召開研討會,與數十位社區人士對話,探討如何就傳統與特色商店作出定義,並構思如何保護。

會上介紹,傳統與特色商店的定義不僅包括這些商店對某一社群的意義,而且是對於全市所具有的文化與歷史意義。除了考慮商店的特色之外,也會考慮公民參與的程度。這些商店應該是社區所不願意失去的,而且對於該社區的身分認同甚為重要。會上提出一批華埠傳統與特色商店的例子,包括:1906年創立由家族經營的意大利食品店Tosi's、有28年歷史的金威南北點心、有40多年歷史的溫哥華良友圖書公司與剛剛開張的華埠燒臘。

與會者被問及:當想到華埠傳統及特色商店時,湧入腦海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三個最為普及的答案分別是:「價廉可負擔」、「本地化」、「 燒臘店」。

會上又討論華埠傳統與特色商店的定義,並舉行投票。會上討論的五項標準票數相若。得票對多的是「文化」,其次是「尊重傳統和長者」、「熱情好客以及可負擔」、「小型而本地」與「歷史意義」。

與會的「溫哥華華埠基金會」主席李佩珍指出,她以私人身分經營「華埠燒臘」,正是要挽回唐人街日漸凋零的傳統企業。研討會所反映的意見,證明開設燒臘店是傳統保護的關鍵,讓她感到很欣慰。

參與討論的華裔長者鄺太對於「華埠超級市場」被迫結業表示惋惜,憂慮新建商住大樓只會開設高收入階層光顧的商店,讓低收入者無法負擔。另一位長者馬太去過三藩市,指出過去三藩市唐人街遜色於溫哥華,但現在反而超前,原因是三藩市照顧好無家可歸者,沒有對商店生意構成影響。根據昨晚的介紹,三藩市按照傳統商店全職僱員的數目,作出每人500元的補貼。但款項並不是給予商店,而是商店的房東,鼓勵房東繼續出租地方給這些傳統商店經營。列入三藩市傳統商店名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提名與評審程序。

溫哥華市政府規劃師馬凱盈昨晚在會上指出,三藩市的模式不一定適用於溫哥華,原因是根據《溫哥華憲章》,溫市府不能直接向商店撥款。市府只能撥款給非謀利機構以及傳統保育項目。

馬凱盈又說,向市議會呈交報告及出台政策尚無時間表。她說,目前只是處於探討階段。市府假若出台政策,也是全市適用,不僅限於華埠。

 
 
今日相關新聞
市府徵民意 研扶助華埠傳統行業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