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錯誤戴隱形眼鏡,會導致眼睛發炎,損害視力。眼睛是人體最嬌貴的部位,隱形眼鏡不按正確方法戴,很可能引發各種眼部疾病。
市民錯誤戴隱形眼鏡,會導致眼睛發炎,損害視力。眼睛是人體最嬌貴的部位,隱形眼鏡不按正確方法戴,很可能引發各種眼部疾病。
哈醫大四院眼科主任韓清教授提醒,戴隱形眼鏡常犯的錯誤有以下幾種:不沖洗或揉搓鏡片;傳統型(一年以上)鏡片使用時間超過使用期限;3個月內不更換鏡盒;戴鏡午睡、過夜。
韓清教授提醒,前3次戴隱形眼鏡時,盡量控制在5個小時以內,逐漸延長時間,但是每天不要超過10個小時,一旦感覺眼睛乾澀、紅腫,疼痛,應立即停止戴隱形眼鏡,更不要戴隱形眼鏡睡覺。
戴隱形眼鏡時要徹底清潔雙手,不要殘留任何東西在鏡片上,取下鏡片後,將其放於掌心,滴數滴護理液與鏡片表面,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輕揉鏡片,正反面各揉15至20次,用護理液沖洗鏡片後,將鏡片放入雙聯盒中浸泡4小時以上至次日。應每14小時清洗鏡片1次,近視深的人應12小時清洗1次。
護理液打開使用1個月後換新瓶;如果眼鏡盒或鏡片瓶髒了,用肥皂裏外刷洗一遍,用沸水浸燙10分鐘。如果使用全功能護理液建議最好使用一次性鏡盒,每瓶護理液只用一個鏡盒,全功能護理液在開瓶使用後3個月,即使沒有用完,也要連瓶扔棄;每周使用去蛋白片護理鏡片,使鏡片更為清潔舒適。
不要使用鑷子、棉籤等工具取鏡片,不容易消毒滅菌;戴隱形眼鏡千萬不要滴任何眼藥水,因為眼藥水的成分會積存在鏡片上,不僅使鏡片變硬、透明度下降,也會刺激眼睛。
-----------------------------------
生活中如何保護耳朵
日常生活中,人們如果注意保護和護理,就可以減少或避免對耳朵的傷害,保持良好的聽力。
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
氨基糖類抗生素是引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性耳聾藥物,家族中有耳毒性藥物過敏史者應慎用。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當人情緒激動或急之後,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發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發性耳聾。
經常按摩耳朵
按摩可促進內耳血液循環,比如按摩耳廊、捏耳垂,按摩頸後發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
不要掏耳朵
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
避免長時間接觸高分貝噪音
長時間接觸高分貝的噪音會損害聽毛細胞,損傷內耳,從而導致噪音性耳聾,應避免長時間聽耳塞,否則會引起聽力減退。
有疾病及時治療
高血壓、高血脂、腦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這類疾病可能會引起耳朵的病變。
-------------------------------------
嗓子乾啞喝水最管用
枇杷膏治標不治本
上火、感冒或者長時間說話後,會嗓子發乾,說不出話來,很多人會選擇吃胖大海或枇杷膏等潤喉。實際上,應對嗓子乾啞,喝水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吃喉糖、含片和枇杷膏潤喉,治標不治本,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對付嗓子乾啞,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量補充水分。專家表示,喝水能夠潤滑聲帶,減少喉嚨痛癢乾涸等症狀,尤其是冬天乾燥,容易喉嚨不適,更應該多喝水。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溫開水、冷開水都可以。而喝一些運動飲料、氨基酸飲料則會適得其反,因為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對喉嚨不利。喝水的方法是小口飲水或吞嚥,最好是先將水含在嘴裏,使之充分滋潤喉嚨,然後再慢慢嚥下。不要大口喝,這樣容易帶進空氣,導致打嗝和腹脹。喝水的時間早上最好,過度用嗓以後、兩頓飯之間也要及時補水。
在大量喝水同時,日常生活上也要注意:嗓子乾啞的人要盡量小食用辛辣的食品,以清淡為主;避免飲酒,不要吸煙;不要過度用嗓,不要尖叫或在嘈雜的區域高聲講話,如果感覺嗓子發乾或者說話聲音嘶啞,那就暫時停止講話;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講話聲音過低對於保護嗓音來說也是不利的;不要過多地咳嗽清嗓子,以免氣流猛烈震動聲帶,從而造成聲帶損傷。
-------------------------------------------
高血壓患者
冷天不要起太早
「七成冠心病患者,是由高血壓患者發展而來的。我們目前的降壓治療方案,亟待優化。」近日,高血壓病人風險管理項目在杭啟動。該項目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據悉,中國每5位成人中,就有1位患有高血壓病。他們中的不少人,是在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時,如腦中風、心肌梗塞,才知道患有高血壓病。
一項在全國三級醫院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研究表明,在醫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中,20.1%合併有冠心病。因此,高血壓作為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值得關注,僅僅降壓還不夠。
54歲的高血壓患者李大媽,入冬以來,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等症狀。結果在一次晨練時昏倒了,送醫院確診為急性冠脈綜合症。
李大媽很不解,自己非常有規律地服用降壓藥物,為什麼病情還會加重呢?中華醫學會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建安教授介紹說,對李大媽這樣長期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要通過優化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降壓方案,實現「降壓護心」的雙重保護。
王建安認為,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患者冬季更需護心,不要起得太早;最好每天都測量血壓,降壓不可操之過急;限鹽、限酒、控制體重,注意休息,減輕壓力,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