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23條立不成 中央起戒心

[2017.06.23] 發表
下月滿80歲的董建華表示,「我沒有facebook帳戶,我的長處是思考一些長遠問題,將想法提供給大家」,指香港必須改善教育和善用一國兩制優勢。(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香港回歸,英國國旗降下,中國國旗緩緩升起。時隔20年,香港首任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表示,回歸意味香港脫離殖民地身分,實行「港人治港」,「是很大的改變,我覺得我們可以做到,但那時其實還未ready(準備好)」。回顧8年任期,他認為「一國兩制」成功落實,但2003年未能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是任內最大憾事,加上同年50萬人上街抗議,引起中央對香港的戒心,而近年「港獨」呼聲冒起,他直言會進一步引起中央警惕。

「SARS發生時 其他事都要退」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是董建華任內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說話。但董建華8年任期內經歷亞洲金融風暴、負資產、新機場啟用後發生混亂等風波,而眾多事件中,他最遺憾的是未能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2002年9月,政府提出23條立法建議,2003年2月,香港就遇到歷時約3個月、造成299人死亡的SARS疫情,其間行政會議又通過公務員減薪而引起風波,政府也開始削減開支。董建華周三(21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憶述那段時期「很辛苦」,「如果你回頭一望,做一件事就夠了,不可做3件事。SARS發生時,其他事情都要退」。

稱當年中央沒過問港府運作

他憶述,當時「覺得保障國家安全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需要爭拗」。他承認當時自己經驗不足,政府準備不夠充分,最終未能成功立法。他回憶做特首的經驗時稱,任內中央對港府日常具體運作不多過問,「有時問到,會稱我們的事情太複雜, 不會去多問……但有條底線不可以越過,不可以影響到國家安全」。他坦言23條立法失敗後引起中央懷疑,「從中央的角度,是要做23條立法,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沒有國家安全法,當(香港)有這個猶豫後,中央開始對香港懷疑,而有懷疑後,不可以說你把人家推開就當沒有事情發生過,(中央)就開始有戒心,為什麼香港會這樣?」

港獨令中央更警惕 歸咎不識國家

董建華2005年以健康理由辭職後,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近年「港獨」呼聲湧現,董直言可見「港獨」「不止是有人說說而已,是有人鼓吹,好似有組織」,令中央對香港的戒心「更重」 ,「中央會更加警惕香港在做什麼呢」。

對於「港獨」訴求的出現,董建華歸咎年輕人對國家認識不足,又指在任時未有好好推行國民教育,「不是年輕人,是我們(這一輩)的責任」。他明言,「港獨」不可能實現,「第一是中央不會同意,第二是國際上不認同香港的地位,第三是香港沒有辦法生存」。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較早時表示,對「港獨」是否已成為思潮有保留,董建華認同林鄭的看法,表示愈來愈多人覺得「港獨」不可行。

籲做好教育 爭做商品期貨中心

他強調,過去做得不好的地方,如身分認同、貧富懸殊和土地不足等問題,都要花時間處理,香港也要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他舉例說,中國是全世界油、棉花、大豆等商品消耗量最高的國家,但目前主要商品期貨交易中心是芝加哥和倫敦。他認為,香港作為外國信任的國際金融中心,如果能爭取成為商品期貨交易中心,既能幫到國家,又能製造高層次就業機會,「但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否ready,能培育這些人才?」他強調「要做好教育等工作……否則香港可以『熄燈』,大家堐捱滮F,因為你不夠其他人鬥」。

他表示,自己沒有玩社交媒體,每天積極思考香港遠景,「我每一日呼吸都想這些(問題),想盡辦法做好」。他對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有信心,指她很有心,是想做好實事的人。

明報記者 張家偉 李詠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更多要聞
電影人:有資金有掣肘內地市場雙刃劍 港片廿年減半 房票十年翻倍
【明報專訊】電影與社會同喜同悲,回歸後本地上映的香港電影量跌近半,中港合拍片雖不愁資金,卻換來題材掣肘,過去兩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 詳情
美指:古裝實景移師內地 少聘港新人
【明報專訊】一部電影的誕生,除了導演、編劇、演員,還靠幕後團隊默默耕耘,其中一個重要崗位是美術指導。香港電影美術學會副會長莫少宗形容,美術指... 詳情
半數最佳電影 不入十大賣座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產量回升,但賣座程度鮮有勝過外語片,過去20年僅5套票房居首,對上一次要追溯到2004年上映的《功夫》。去年最賣座港片《... 詳情
行會6新人 湯家驊任志剛入閣  陳智思任召集人 安老事務委會林正財加入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新一屆行政會議成員名單,曾任林鄭月娥競選辦主任的陳智思將擔任行會召集人,16名非官守成員中,6人首次加入行會,包括曾為...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屆行會中,立法會內建制派板塊,包括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和新民黨及獨立議員,都有代表晉身行會,是否意味將來新政府可更...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