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食堂:菜式內外
【明報專訊】■原文
御廚進饌,凡器用有少府監【1】進者,用九飣食,以牙盤九枚,裝食味於其間,置上前,亦謂之看食【2】。
見京都【3】人說,兩軍每行從進食,及其宴設,多食雞鵝之類,就中【4】愛食子鵝,鵝每隻價值二三千。
每有設,據人數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5】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于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狾狪Z,取鵝渾食之,謂之軍羊歿忽【6】。
翰林學士每遇賜食,有物若畢羅【7】,形耤i8】大,滋味香美,呼為諸王修事【9】。
《太平廣記.御廚》
■註釋
【1】少府監:為皇帝提供器具、玩物
【2】看食:只看不吃的食物
【3】京都:唐代指長安
【4】就中:當中
【5】五味:狹意指「酸、苦、甘、辛、咸」,廣意指味道
【6】軍羊歿忽:軍中羊的宴席。歿忽,為少數民族語言音譯,解宴席
【7】畢羅:即「??」,有餡的包點
【8】耤G古時同「粗」
【9】諸王修事:歷代皇帝都會炮製。諸王,歷代皇帝;修事,炮製
■語譯
為皇帝煮食的廚師上菜,凡是器皿用具由「少府監」提供的,都會用「九飣食」──用象牙盤九隻,擺放滋味的食物,放到皇帝面前,亦稱作「看食」。
遇到京城的人說,兩軍的侍從每次進食和擺設宴席,大多會吃雞、鵝這類食物,當中愛吃的是幼鵝,每隻價值二至三千錢。
每次設宴,按人數去拿鵝,用熱水煮並去毛,以及去除內臟,釀入肉和糯米飯,將味道調好。先拿出一頭羊,同樣用熱水煮並去毛,取出腸和胃,將鵝放入羊堶情A把羊縫合火燒。到了羊肉燒熟,便可以將羊和鵝去掉,取出鵝內混雜的肉和糯米飯來吃,稱之為「軍羊歿忽」。
翰林院的學士每逢遇到皇上賞賜食物,都有種食物好像「畢羅」,外形粗糙大件,味道香而且好,叫作「諸王修事」。
■知多點
古籍堶悸漱撜飽A有時是古人靠匯集而得來,但未必都會註明出處,古時沒有互聯網,難以查得到來源。有些古人比較實事求是,於文章中標明來源,如《太平廣記.御廚》一篇,編者註明是引用盧言的《盧氏雜說》,文中記錄的是唐代飲食文化。
古文有利我們研究,從中了解古人的習慣及煮食方法,當中不少流存至今,或者是改變了形式。「九飣食」為皇帝所用,器具、食物都由專人定製,吃前先鑑賞一番,食具和菜餚確實是種藝術,兩者結合更加考驗御廚的廚藝和美感。現代的精緻菜式講求擺盤,不也是同樣道理嗎?
民間的「看食」就有點不同,意即客人點菜前給他看看菜肴的模樣,客人再考慮點什麼。食物上桌,很多人急茩n吃,鬧出不少尷尬事。古書記載,有不懂「看食」的客人,提起筷子夾過去,引來店家和朋友的取笑。忘記了在哪堙A筆者也有遇過「看食」的過程,好像也是當成前菜,一起手就想夾下去。
「軍羊歿忽」的處理方法,看上去有點似曾相識,一層包一層,最後吃堶悸漣鰹ヾC電影《食神》提到的「乾坤燒鵝」,原理差不多,用燒鵝包裹禾花雀。阿拉伯人的菜式Camel Turducken,做法更加誇張,將蛋放入魚放入雞放入羊放入駱駝,燒一整日,全部材料可供上百人食用,不知道味道會是怎樣的呢?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