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傷疤〉——學生示例分析

[2021.09.24] 發表
(張欲琪攝)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題目

「傷疤」雖是平常事物,卻可以引起聯想,或牽動思緒,又或啟發思考。試以「傷疤」為題,就個人體會寫作文章一篇。

學生姓名:陳奕琳(沙田培英中學,中六級)

◆學生示例

(第1段)傷疤,從不會隨茬u水流年而消失。驟眼看來,傷口已經癒合,肌膚完好無缺;然而在傷疤的深處,往往藏茪ㄛ陘H知的故事,稍一失神,那椎心之痛依然深入骨髓。

(第2段)母親在我的生命缺席,那種支離破碎的感覺讓我對愛漸漸失去了認知。吃飯總是最煎熬的時候,我們有多次不愉快的吃飯經歷,為了避免和我再起衝突,他匆匆吃完了飯便端虒J走到廚房,忙碌地刷起鍋來。

(第3段)那天晚上,我一如既往獨自坐在飯桌前,不斷攪動碗堛熊陛C我望虒J堛熊陛A自言自語似的說:「我想要新款手機。」父親正在洗碗,聞言一言不發。不久,他甩了甩濕答答的手,又用手臂擦了擦額頭的汗,側耳問:「什麼?你想要手機?」

(第4段)一句簡單的疑問句被我聽成了他對我的質疑、責難。人只要對一個人有了意見,便會連帶蚢鴷L的言行舉止都帶有偏執的見解。我靠在椅背上,把勺子扔進碗堙A發出「啪」的一聲,起身,別過臉,關上房門。於是又是幾日不見他的身影,可冰箱,總是滿滿的。

(第5段)這便是我們的日常,有裂痕的日常。身體上的傷疤會慢慢癒合,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能否修補?父親手上的傷疤叫我不得不回憶起那個不知所措的下午。

(第6段)那個下午,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激起了我內心的波瀾。父親的同事用顫抖的聲音告訴我,父親因疲勞過度,工作時突然昏厥,手臂被電鋸劃了一刀,留下了一條「大蜈蚣」。好一段日子後,父親掀開紗布料理傷口時我才第一眼看到那道傷疤,當時只覺毛骨悚然,那一道紅色的印記抓荍琲漱艉f,陣陣刺痛感襲來,使我不敢走近、不忍直視。

(第7段)自此之後,每當想到那傷疤是父愛的痕[,就有一陣莫名的感動和愧疚。這樣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到底承受茼騢堛熄佽h呢?這道問題大概只有沉默寡言的父親才能解答。

(第8段)這些日子來我開始注意父親的一舉一動,我發現了以往忽略的許多東西,例如他喜歡吃玉米。在菜市場,我拿起玉米遞給菜檔阿姨,她卻自以為是的給了我一根b,「阿姨,我不買b。」誰知她卻哈哈大笑:「這是免費送的!」我接過袋子,落荒而逃,這便是我初次踏進菜市場買菜的狼狽模樣。

(第9段)我依照手機軟件上的步驟,先將雞翅清洗乾淨,在中間劃上一刀,再放入薑、砂糖,倒入料酒、醬油。然而,食譜忘了教我要擦乾鍋,開小火煎,我就像個士兵,舉茯瑑P,抵擋噴射而來的炸彈。

(第10段)沒多久身上就黏呼呼,衣服和後背緊緊貼在一起,汗水流入眼,可是面對眼前的槍林彈雨,我卻沒有時間拭擦。我想起了父親從前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呢喃荂G「辛苦了。」此時,一股刺鼻的味道讓我注意到鍋堛漱@塊塊黑炭。

(第11段)不久,門口傳來清脆的鑰匙聲,父親站在門口眉眼彎彎看荍琚G「好香啊!」父親試圖掩飾自己的倦容,可那無神的眼睛卻瞞不了我。我走向前接過父親的工具箱,將他帶到餐桌,我緊張地搓了搓手。

(第12段)我和父親並排坐在飯桌上,我伸出筷子為父親佈菜,也為過去十幾年的空白添上色彩。雞翅放在離父親較遠的位子,他還是伸手夾了一隻,大口大口吃荂A一隻不夠還繼續夾了第二隻。我注意到父親夾菜的手,怯怯地問:「還疼嗎?」父親扒荈獄﹛G「早不疼了!」我直勾勾看茈L的手嘟囔:「可是我還疼。」

(第13段)飯後,父親將手伸到桌下好像在尋找什麼。突然,一個印蚖色蘋果的白色袋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的視線沒有停留,二話不說將它推回父親的面前,隨即抽出自己的手機在父親面前晃了兩下,「你看,還能用呢!」他卻死命往我懷媔諢A我情急地站了起來,慌忙說道:「用這些錢買菜,我來做!」

(第14段)每道傷疤都曾是血淋淋的傷口,直到現在,那道淺淺的傷疤依舊隱藏茤狾麥}辛,輕聲訴說茷e塵往事。這道已經癒合的傷口,竟讓兩個曾經疏離的人慢慢聚攏在一起。

(第15段)今天,我牽茪鷟邞漱漼鴝梨堸h貨。

【學生示例經編輯修改】

◆點評

(第1段)在首段直接點出「傷疤」的特點:永不磨滅、椎心刺骨。

(第2段)以「他」代替「爸爸」,突顯父女關係疏離,同時暗示「我」內心的傷疤與家庭的破碎、親情的淡薄有關。

(第3段)飯桌本是親人團圓共聚之處,然父女二人既不同桌吃飯,也未能溝通交流。

(第4段)藉荂u我」一連串的動作呈現「我」對父親的不滿;末句暗示父親雖不見蹤影,卻仍為「我」的三餐操勞費心。「我」對父親的怨懟與父親對「我」的關懷構成對比。

(第5段)再次直接回應題旨「傷疤」,並藉一道問題引起下文。

(第6段)直接回應題目,寫父親手臂上的傷疤,並作為文章的「轉捩點」,是「我」和父親關係改變的關鍵。可惜這部分蚞奶ㄕh,過渡略欠自然。「大蜈蚣」、「紅色的印記」等語也未能予人深刻印象,無法突出傷疤的觸目驚心。

此為全文重點,應詳寫。宜先寫「我」聽到消息後的反應,腦海想像傷疤的模樣;再寫親眼看到傷疤時的驚惶,並運用比喻等手法仔細描繪父親的傷疤,以及使用心理描寫刻劃「我」內心所想。

這部分亦可藉父親同事之口交代為何父親會疲勞過度,並呼應第4段父親不見身影的敘述——父親為了掙錢給「我」買手機而辛勞工作,只是「我」懵然不知,不懂父親無聲的愛。

(第7段)直接指出傷疤的象徵意義:父愛。

(第8段)藉「我」為父親買菜做飯呈現「我」對父親態度的改變。然而,這部分與題旨「傷疤」關係不大,不宜花太多筆墨,以免枝節太多,令焦點轉移。第8段寫「我」到菜市場買玉米的情節與下文關係不大,可刪去。

如要緊扣「傷疤」,或可寫「我」做飯時不小心被刀割傷——這時「我」才曉得何謂切膚之痛,才懂得父親平日承受的苦楚——當然,「我」的傷與父親的相比,自是不值一提。

(第12段)具扣題意識。可是,宜再次描寫父親的傷疤——傷疤雖不再血淋淋,甚或已癒合,但於「我」而言,仍是觸目驚心。

(第13段)呼應文首「我」想買新手機的情節,並藉「我」的言行突顯經過父親受傷一事,「我」已變得成熟懂事。

(第14段)直接點出傷疤對修補父女關係的作用。或可進一步指出每次看到父親手上的疤痕,都讓「我」既愧疚又感動,因這既是「我」任性的罪證,也是父愛的憑證,從而言明傷疤的象徵意義。

◆評分(圖)

.內容40%:24

.表達30%:18

.結構20%:12

.標點字體10%:6(按原稿字體)

.總分:60

◆總評

本文以父女關係為題,寫父親的「傷疤」乃修補二人關係的關鍵——每次看到父親的傷疤,均提醒「我」父親對「我」的愛,使「我」既感動又愧疚。作品取材恰當,亦能呈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可惜敘事詳略失宜,對「傷疤」的描寫及思考不多,反而詳述做菜吃飯等情節,未能突出「我」對「傷疤」的思考和領悟。

●題解

?「傷疤」本指受傷後留下的痕[,也可比喻為過去痛苦的經歷、犯過的錯誤、受過的屈辱等。肉體上的「傷」總會好起來,但心靈上的「疤」卻難以磨滅。很多時雖事過境遷,但有些前塵往事卻總是揮之不去,這樣的回憶可以是叫人不堪回首的噩夢,也可以是成長路上發人深省的印記。傷疤既已形成,過去固然不能改變,但如何面對傷疤,或遺忘,或遮蓋,或直視,則全在於主觀的心。

?本題要求考生就「傷疤」引發思考或抒發感悟,題目中提及「引起聯想」、「牽動思緒」、「啟發思考」數語,只是寫作方向的舉隅,屬導引性質,考生可從其中一個方向思考,也可兼而有之,更可自行構想。

?「引起聯想」即由「傷疤」聯想到一些人和事,如孩童淘氣,身上總有大大小小的傷疤,而小孩對此大多不以為意,即使傷痕累累,仍繼續「以身犯險」;母親剖腹產子,腹部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成為母子之間一生的連繫;青少年不明父母的苦心,以言語、行動為利刃,一而再再而三地傷透父母的心,使其憤怒、傷心、擔憂;火災傷者豁達面對身上的傷疤,並以自身經歷鼓勵他人不必茞援鞳u白紙上的黑點」……

?「牽動思緒」是指觸動人內心主觀的情思、情緒,如考生因「傷疤」而牽動對傷害朋友一事的愧疚,或憶起童年不快經歷仍猶有餘悸……

?「啟發思考」則是從較為理性的角度思考,如可以由「傷疤」反思人生的順逆、悲喜,深思過錯、挫折、苦楚對個人成長,甚或歷史發展的意義。

?總括而言,「傷疤」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對其理解可實可虛,只要聯想或詮釋合理,取材或立意與「傷疤」的關聯緊密即可。

●扣題重點

這類開放題文體不限,記敘、論說均可;惟因只有一個關鍵詞,寫作時則必須緊扣關鍵詞的詞義,宜從其最主要、最突出、最典型的意義展開聯想,不必標新立異、別樹一幟。而關鍵詞更必須主導全文的內容或結構,為全文的線索或探討對象。如本題題目是「傷疤」,而不是「傷口」,「傷疤」強調的是傷口癒合後所留下來的痕[,故不必花太多筆墨寫受傷的過程,而應多寫事後此「傷疤」對「我」的警醒。

■黃慧琦:現職中學教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深信文字的力量。

顧問老師:黃慧琦

圖:張欲琪

[語文同樂 第524期]

更多教育
校園尺牘:社會服務團招募團員(啟事)
【明報專訊】助為樂社會服務團招募幹事及團員啟事 本團(助為樂社會服務團)於校內成立至今五十載,宗旨為服務社群,助人為樂,服務活動主要包... 詳情
範文天空:最有價值辯論員
【明報專訊】【孟 子】 名軻,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縣)人。 他出身貧寒,後憑口才、知識改變命運,改善家境。 他曾任齊國卿... 詳情
【明報專訊】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詳情
時事中文:藍鰭吞拿 剔出瀕危
【明報專訊】■新聞事件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9月4日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稱數量經過10年保育工作,有4種吞拿魚物種回復正常... 詳情
【明報專訊】1. 杯弓蛇影 2. 兔死狐悲 3. 殺雞儆猴 4. 鶴立雞群 5. 蛛絲馬跡 6. 燕語鶯聲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