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個位數」疑造假 港大面試用AI捉請槍
【明報專訊】港大去年揭發多宗假學歷個案,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表示,校方今年堵截「個位數」疑似利用假學歷報讀本科的個案,較多來自內地。他說校方收生時寧願放棄學歷存疑者,「寧缺勿濫」,「當我有這麼多同學可以出offer(取錄通知),為何我要冒這個險呢?」他透露港大已在面試引入人工智能(AI),識別申請人有否在背後找人代答。
拒由學生上載成績 有疑寧棄
嚴志堅說,港大現已拒絕申請人自行上載學歷成績,稱即使有律師認證也不行,校方要求申請人透過學歷評核機構提供直接成績,或由港大自行下載,「(學生)在中間通過影印或其他方法做假證明,現在基本上非常之不可能」。他提到審核時會留意學生讀書和考試是否在同一國家或地區,如有懷疑校方寧願放棄取錄。
此外,他說部分科目以前只看成績收生,現時要面試,惟網上面試亦有造假風險。嚴志堅說,港大已引入新科技協助篩選可疑學生,舉例透過分析面部表情,識別學生在面試時是否用了AI生成模樣並於背後找人代答,又稱面試時可封鎖申請人的電腦,或監察學生有否用多於一部儀器。
過往不少假學歷個案獲中介協助,嚴說現已要求學生在申請時簽聲明,「唔可以話搵中介做(自己)就唔負責」。他認為當學生無法推卸責任,造假機率亦會減少。
全沒報警 稱寧花工夫在收生
被問到懷疑假學歷個案是否來自內地,他說內地申請者佔非本地申請者七八成,「報名多一些,捉到的(假學歷)case(個案)平均都會多一些」。惟他提到今年堵截的個位數個案全沒報警,「始終不是所有case都black and white(黑白分明),我不是警察……資源有限,多放effort(工夫)去收生好過放effort查一個學生」。
嚴稱與其訂立「黑名單」,港大更傾向訂「白名單」,「如果呢間學校信得過,咪出offer畀佢先」。他稱亦會和其餘7間資助大學交換消息,免得有院校「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