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2014年4月,一對內地夫婦讓兩歲孩子在旺角街頭便溺,遭途人拍攝,引發激烈爭執和推撞,需警方到場處理。事件再次掀起中港網民罵戰。
放大
 
五一假期,有本港網民帶同嬰兒公仔及糞便道具,在尖沙嘴遊客旺區扮隨地便溺,其間高呼「不要拍、不要拍」,又問為何沒有路人遞上膠袋,諷刺行會成員張志剛呼籲為隨處便溺者遞上膠袋。
放大
 
蘇錦樑
放大
 
黎棟國
放大
 
高永文
放大
 
張志剛
放大
 
何韻詩
放大
 

其他新聞
國情透視﹕高鐵大躍進 問題波及香港
試題拆解﹕內地旅客應設上限?
教師為你評改答案
當年今日﹕The 1967 Riots
DSE信箱﹕海外讀牙醫 返港考試可執業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隨街便溺 要包容?

【明報專訊】內地自由行來港人數不斷上升,兩地人民的生活文化差異導致不少衝突。2014年4月,中港兩地再因一名內地童在旺角鬧市當眾便溺而引發罵戰。內地人的矛頭指向港人小題大作、自以為文明,港人矛頭則指向內地遊客陋習,以及呼籲港人「包容」的特區官員。

中港如何看隨街便溺?

蘇錦樑:對人要包容 對事不縱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說,港人應以「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的態度處事,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包容」絕不等同「縱容」,不贊成縱容街頭便溺的行為,但應通過教育和善意規勸,灌輸文明守禮、奉公守法的思想給外來人,同時要理解公德教育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改變生活習慣需要時間。

黎棟國:宣傳本港習慣及法律

有內地網民發起「集體便溺」行動,被問及是否擔心會激發新一輪中港矛盾,保安局長黎棟國呼籲香港市民本茼n客之道,以理解及關懷態度面對爭執,又認為毋須特別向內地居民宣傳不可隨處便溺,只須透過宣傳讓旅客了解本港習慣及法律。

高永文:隨處便溺違法

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說,從公眾衛生角度來說,不應隨處便溺,香港有法例禁止在公眾地方隨便丟棄垃圾或便溺,執法人員見到有人隨處便溺必會執法。若家長在街頭找廁所有困難,可另想辦法,以他個人為例,以往外出會為年幼子女帶便壺。

張志剛︰提供膠袋更文明

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發表〈對不文明行為 以文明態度應付〉文章,認為香港向來是內地同胞學習對象,遇上有內地童便溺,「市民上前提供一些像膠袋等協助物料,又或者指示就近的衛生間,跟上前指斥喝罵,哪個更符合香港式的文明,更能讓人心悅誠服,更能發揮香港的模範作用?」

何韻詩︰包容不能解決矛盾

香港歌手何韻詩在網上發表言論,指很多矛盾不是一句「包容」就可簡單解決,包容的大前提是「尊重」,就像去別人家作客,也會尊重對方不會隨便把地方弄髒或亂把垃圾丟在人家地上,這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禮貌,文化差異不能凌駕於互相尊重。

內地網民:特殊情G可理解

內地新浪網一項調查發現,12.8萬回應「如何看小孩在街頭小便」的網民中,約64%表示「在某些特殊情G下可以理解」,約24%表示「能接受」,只有11%指「不能接受」。《華爾街日報》引用調查,4月23日以"Hong Kong Howls, But 88% of Mainland Chinese Don't Mind Public Urination"(香港怒吼,但88%內地人不介意隨處便溺)為題報道事件。

內地官員:求同存異 推文明教育

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指中港文化、習慣不一樣,要有一個調適過程,並需尊重兩地差異及求同存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表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有貢獻,不可否定或凍結,但可優化,對內地遊客作「文明教育」,亦會與特區政府溝通,調整自由行總人數及香港接待能力。

《環球時報》:港人不包容=集體不文明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以筆名「單仁平」發表評論文章〈香港拍照者比小女孩街尿更不文明〉(香港警方澄清為男童),指香港社會在指出內地遊客不文明舉止的同時,也應給予包容,否則便是「集體不文明表現」。他指出3點︰

1)內地童父母讓孩子當街小便與香港法規不符,屬不當行為;

2)香港青年不是善意提醒和糾正,而是拍照,制止方式偏激;

3)事件中雙方都有錯,內地人應同意該對父母無論有多少理由,讓孩子當街小便就是錯;香港公憤h應同意,年輕人的激烈做法嚴重失當,香港社會決不應鼓勵市民這樣對待內地遊客。

《人民日報》:地域歧視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文章〈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指出,小童難控便溺屬人之常情,便溺本是一樁瑣事,但爭議若「上升到當街動手或地域歧視,其中必有更深的原因」。文章指出,2013年赴港的數千萬內地遊客,難免有人言談舉止不合現代都市的標準,「但因此就聲稱『大陸人』怎麼樣怎麼樣,甚至以『蝗蟲』誣之,那就是地域歧視!歧視,是最與文明相悖的醜陋」。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隨街便溺 要包容?
中港網民對抗行動
時事議題﹕為何事件迅速鬧大?
時事議題﹕課堂活動
時事議題﹕內地童街頭便溺風波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