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 被淘汰者轉工難

[2015.04.19] 發表

【明報專訊】科技發展會否加劇失業是熱門話題。牛津大學學者弗雷(Carl Frey) 及奧斯本(Michael Osborne)2013年名為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的論文,引起矚目。他們按現時人工智能及機械自動化發展趨勢,在符合成本效益下,計算美國哪些工作最有可能被電腦取代,其中餐廳廚師被電腦取代的機會率為0.96,屬高危行業;記者及特派員被電腦取代的可能性只有0.11。

他們預測大多數交通及物流職位、大部分辦公室及行政支援職位、從事生產的職位屬「電腦化高危」。最矚目的,是服務業亦很大機會被電腦化取代──而美國過去數十年的職位增長,都是在該領域。

自動化減職位多於新增工種

史上科技發展多淘汰舊工作,同時創造新工作,悲觀論者卻認為目前科技革命跟過往並不相同。美國科技作家福特(Martin Ford)在下月出版的 Rise of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中譯:《機器人時代》)亦對未來悲觀,他向本報說:「科技肯定會在未來創造一些好的職位,但相信不足以抵消摧毀了的職位」。

他以自身經驗說明﹕自1990年代在矽谷經營軟件企業,當年軟件製造仍屬勞工密集,工序可提供不同職位,如光碟製作、說明書印製及運送等,軟件製作工序20年間卻已大幅改變──軟件只是存於雲端由顧客自行下載。「換言之,你不再需製作光碟、說明書及運送人手」。

過去科技發展總可製造更高薪新職位,吸納被淘汰的工人。例如美國農業機械化後,百萬計失業農民可在工廠找到更好的工作;工廠自動化或關門後,工人便在服務業找到工作。可是福特認為,現時科技革命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跟過往出現的特殊機械科技並不相同,經濟的每個層面以及各行各業都無一幸免,再沒勞工密集的行業可吸納被淘汰的工人。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現年73歲的老翁施教仁報稱不想領綜援,買假證件受聘當保安員,上周四被判入獄4個月,事件惹來社會關注。眼見老伴受牢獄之苦,施的妻子... 詳情
假醫生被捕後曾頭撼牆  還押小欖
【明報專訊】涉在基督教聯合醫院「扮醫生」兩星期的青年毛文業,昨被控一項「充作已註冊為醫生」罪,暫毋須答辯。控方庭上要求索取被告的精神科報告,... 詳情
【明報專訊】「假醫生」利用聯合醫院的保安漏洞,多次在兒科及其他病房出入。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將於下周與醫管局舉行例會討論如何跟進,確保... 詳情
【明報專訊】首屆電能車方程式(Formula E)賽事去年9月舉行,香港因道路限制而錯失主辦機會,新一屆賽事有望捲土重來。國際汽車聯合會(F... 詳情
警五總區組特職隊應對示威
【明報專訊】政改方案最快本周三公布,為防有人在方案公布至表決前發動野貓式示威,甚至包圍立法會,據悉警隊高層上周向五大總區指揮官發出指示,各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