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尼泊爾乏力應對強震 多國救援
全球化﹕尼泊爾地震X國際救援

[2015.05.04] 發表
在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人們在清理瓦礫,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遭到重創。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4月25日,東南亞國家尼泊爾發生7.8級大地震,為該國80年來最嚴重地震;附近的印度、中國西藏和孟加拉均有傷亡。截至5月1日,尼泊爾的死亡人數已突破6000人、總理估計可達10000人,超過9000人受傷,數以十萬計的人流離失所。尼泊爾總理柯伊拉臘呼籲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包括首都加德滿都等災區遍地頹垣敗瓦,多座著名歷史建築物倒塌。加德滿都的學校操場、停車場、交通安全島等任何空置地方設簡陋帳篷讓災民棲身。前任財長拉納也連日風餐露宿,他說:「加德滿都是國家經濟中樞,不過它破敗了。災難的影響程度既關乎地震級數,也取決於應付危難的資源和能力,可是我們沒有。」災民四出搶購食物,甚至搶上巴士、貨車,棄城外逃。

缺設備斷通訊 救災緩慢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7日警告加德滿都的災民已出現集體腹瀉,持續暴雨令疫症風險增加,而且受災兒童增至280萬。災區當務之急,是全力拯救被埋瓦礫下的生還者及為災民提供日常物資。但尼泊爾全國災害管理人員潘達明言,當局負擔不了全國各地對救助和支援的要求。由於災區缺乏設備,救援人員只能用尖鋤甚至徒手挖掘搶救,事倍功半。道路交通中斷,救援物資無法送往偏遠村落,救援人員只能靠直升機甚至徒步前往。當地通訊基建本已落後,地震又破壞部分地區通訊,使災情不詳,頻傳出山間村鎮被滅村的消息。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美國、歐盟等均已調配人力物力救援;其中中國提供總值2000萬元人民幣物資援助,同時派出62人搜救隊攜搜救犬抵達災區。外國政府和國際救援團體派遣的醫護、義工帶同儀器等紛紛趕至尼泊爾,配合尼泊爾近10萬軍兵搜救。

香港多個非牟利團體包括紅十字會和香港世界宣明會發起籌款救災,無國界醫生則派出多支由醫療及非醫療人員組成的隊伍前往災區,並將送出3000套非糧食物資及醫療套裝。

多國派醫護儀器赴尼搜救

美國地質調查局初步估計,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為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的9%至50%。亞洲開發銀行宣布緊急撥款300萬美元救災,並為第一階段的災後重建撥款2億美元。

知名顧問公司IHS的專家估計,災區採用恰當防震建築標準的長遠重建開支可能超過50億美元,相當於尼泊爾國民生產總值逾兩成。

地震為尼泊爾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不少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在地震中倒塌,或使其旅遊吸引力大減。旅遊業是尼泊爾的支柱產業之一,佔該國經濟收入約8%,從業人數多達100萬。現時正值當地旅遊旺季,估算地震發生時約有30萬名外國遊客,震後許多遊客爭相乘搭飛機離開。每年不少遊客前往當地攀登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但餘震不時引發雪崩,造成數十人死亡,約250人失蹤。

——綜合《明報》及外媒報道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台灣又爆食安問題 茶葉農藥超標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繼「50嵐」後,台灣另一家連鎖手搖茶飲店「英國藍」的玫瑰花茶原料被驗出殘留農藥,引發新一波食安爭議。英國藍主動向...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不少食品均由台灣進口,早前地溝油事件香港亦被波及。2012年,食安中心推行食物追蹤機制,規定在香港進口、獲取或以批發方式供應... 詳情
時事點對點﹕充電位不足 電動車未普及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為鼓勵更多駕駛者轉用電動車,2014年政府在轄下16個停車場撥出100個車位加裝俗稱「中叉」的中速電動車充電器。... 詳情
【明報專訊】電動車沒有任何廢氣排放,取代傳統車輛有助改善路邊空氣質素。2009年港府成立「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多年來推行不少措施鼓... 詳情
你識唔識﹕政改方案 袋住先?
【明報專訊】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方案終於出爐,預計未來兩個月政府和泛民主派將繼續就「袋唔袋住先」展開民意爭奪戰。2015年4月,亞投行確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