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百科﹕能源使用的代價

[2015.05.04] 發表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及海嘯受嚴重破壞,燃料棒部分熔牷A令輻射外泄。

【明報專訊】˙學習單元: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

˙學習概念:能源安全

日本東北311大地震於2011年發生,徹底改變福島縣居民的生活。《鏗鏘集.福島核災三年》一片講述一位攝影師3年來不斷進出災區拍攝被遺留的動物,也有福島居民留守家鄉照顧那些動物。今日福島核電廠仍然持續漏出污水,清除受核輻射污染土壤的工作仍未完成。本來居於警戒區內的居民歸家無期,更持續生活在輻射的陰霾下。

長期環境污染 代價難以估量

福島核事故給人類一個教訓,重新認清能源使用背後,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些代價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是間接、長遠和難以量化的代價,例如向環境排放大量有害污染物,長遠來說對人體健康、生態平衡以至對全球的環境、氣候都造成影響。此外,即使是可再生能源,其開發也有代價,如風力和大陽能發電設施會破壞自然景觀、水壩的興建會改變水的流向,甚至淹沒民居、文化遺產等。

而第二類能源使用的代價,則針對能源在開發、運輸或使用過程中,因人為疏忽或意外而導致的嚴重後果,包括核電廠故障、油輪漏油和煤礦爆炸等。當中核電廠事故被外間界定為典型的環境災難。

全球關注核能安全問題

在核威脅的陰霾下,許多人把發電的核能和核武器視作「同樣危險」。因此,核電廠的安全一直是人們最關注的能源問題之一。在福島核事故之前,人類已曾面對兩次核電廠事故﹕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的核輻射泄漏事件和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爆炸事故。三件事故加深了人們對核能的憂慮,令很多人對是否發展核能持懷疑的態度。核電廠的潛在危機源自核能發電的原料﹕鈾元素。鈾釋出的輻射如被人的身體大量吸收,輕則導致細胞異變,增加患癌機會,重則能致人於死地。此外,輻射一旦被人體吸收後會在身體累積,懷孕者亦有機會誕下畸胎。

面對以上的危機和風險,現今社會不少國家均致力開發、推廣先進和對環境無害的能源技術,以提高能源生產、分配和使用三方面的效率。

文﹕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李偉雄

■片集﹕《鏗鏘集.福島核災三年》

製作﹕香港電台

播出日期﹕2014.03.09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On 7 May 2000 Vladimir Putin (普京) was sworn into his first term ... 詳情
【明報專訊】Hong Kong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Switzerland, or indeed, most o... 詳情
【明報專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1. 參考資料,指出個案中Vicky放棄穩定職業,到酒吧當拳手的原因。 工作壓力 Vic... 詳情
細說香港  商貿變化
【明報專訊】你試過乘船橫渡維多利亞港嗎?維港對香港商貿發展舉足輕重,現時香港的機場和碼頭的貨運規模分別位居全球首位及五大之一,約170年前,... 詳情
香港到處遊﹕小小轉口港  變身金融中心
【明報專訊】香港海事博物館助理館長唐禮兒(Phoebe姐姐)表示,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作為轉口港,這也是英國在1840年代奪取香港管治權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