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
 
(圖2)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
 
Andy Leung
放大
 

其他新聞
一句成名﹕財政預算案
時事練習題﹕前副廉政專員籲對法官起底
知多齱R嚴陣以待
生活語文﹕在經典和花草間漫步
2.紫茉莉.天然化妝品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少年必讀﹕做人要敢於發聲 .Angryangry×《墳場新聞》

【明報專訊】以「Angryangry」為名的插畫家Andy Leung遇過這樣的學生:本欲以黑白棋為設計紙袋的題材,卻想到香港已回歸中國,用這英國人發明的事物入題會否不太恰當?聽來十分荒謬,卻反映了「怕得罪人」的心態及社會氛圍。Andy認為創作「寧願provocative(挑釁)一點,都不要悶」,《墳場新聞II——講鬼港地》立場明確、富有風格,正是他希望大家學懂的事。

「看似不太認真地講認真的事」

《墳場新聞》作者青永屍「以古非今」,借古人古事針砭時弊;Andy的插畫天馬行空,把建築物畫成豆奶飲品紙盒、山楂餅般模樣,又把舊樓及店舖畫在一個正在恤髮的人頭上(圖2)。一為文一作畫,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Andy卻笑言:「兩者都是以看似不太認真的方法講認真的事。」此話何解?

Andy自小住在觀塘裕民坊,2013年在教職以外開始畫插畫,出版《再見.香港》、《大坑無大坑》等書,以畫筆記錄本土事物。這源於他對舊區的個人情感,也是出於民間保育的心。他的認真,在於刻劃仔細,亦在於其創作目的——藉舊區環境抒發對社會現狀的看法。這與《墳》的表達手法不謀而合,故他一直是《墳》臉書的捧場客。

接觸不同議題 培養洞察力

「我很偏激的,跟我同立場的才會看。」Andy欣賞青永屍勇於表達爭議議題的立場,正好大家立場相近,便被他吸引。不論在訪問過程還是在作品之中,Andy同樣敢言,但他憶述學生時代,社會沒那麼混亂,他除每年參加六四晚會及七一遊行外,「(對社會時事)無甚特別感覺」。隨年月漸長,他才慢慢變得「反叛」,例如他認為設計、社工等大學學系設有的能力傾向測試(aptitude test),應擴展至其他學科,避免「一試定生死」。他以前卻不這樣想,「當時覺得好無謂,為何要我考多個試?」

「對社會發生的事有『怒火』,是因為你在乎這社會,不要淪為機器。」Andy認為學生不應囿於「客觀持平」,應同樣敢於發聲,並接觸不同議題,例如有切身關係的教育政策,開闊眼界且培養洞察力。他對《墳場新聞II﹕講鬼講地》書中〈王維:安祿山勢力咁大,唔夠佢鬥謚捸r一篇印象深刻,文中以唐代詩人王維比喻現時的中產階層,批評其不關心政治,以及部分港人面對權貴只想妥協的犬儒心理。《墳》篇幅短小但精警有力,並概及不同議題,正是他心目中良好洞察力的最佳詮釋。

◆Andy Leung

理大設計系畢業後曾任職廣告公司,現為插畫家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兼職講師。他多以本土事物為畫作題材,抒發對社會現狀的看法。自畫像眉頭上有表達「生氣」的圖案,以Angryangry為筆名是源於蚨簹懋|,故常有「怒火」。

◆《墳場新聞》

青永屍2014年底開始創作的臉書專頁,以「訪問」古人的形式借古諷今,論盡時事,至今已有逾8萬人讚好。文章三度結集成書。

文:鄒靖儀

圖:鄒靖儀、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176期》

 
 
今日相關新聞
少年必讀﹕做人要敢於發聲 .Angryangry×《墳場新聞》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