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20
    星期五

判決無定政府糾正時限 「不作為」可再申覆核

[2020.11.20] 發表

【明報專訊】高院昨頒下判辭,裁定防暴警員在反修例示威中未有展示警員編號屬違《人權法》,亦裁定現時投訴警察課及監警會的投訴機制並不足夠。判決對政府有無約束力?行會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作為法治社會,政府應遵守法院判決,若不提上訴,便須矯正法庭認為不當之處;至於政府可循什麼方向糾正,湯家驊稱判決剛出,未聞政府反應。

法政匯思成員、大律師蘇俊文稱,判辭意味日後警員須展示委任證,不能以防暴等為由不出示;至於投訴機制問題,他稱法庭雖有此意見,但如何改進是由政府自行處理,「若是負責任的政府,法官判決有此意見,有沒有需要回應?正常應會這樣做」。

張達明:展示編號不涉修例 應合理時間內更正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監警會前成員張達明稱,要視乎政府會否上訴,若政府上訴,便會暫緩執行法庭建議。至於未來如何跟進,張達明表示,改革監警制度要由政府制定法律框架,需時通過,但展示警員編號的安排屬行政措施,不涉法例,警方應在合理時間內更改有關做法。

有不具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司法覆核判決並無限時政府修例,但若政府在一段合理時間內仍未糾正做法,便可再度提出司法覆核、指稱政府在法庭判決後仍「不作為」。

今次判決表示警方做法違《人權法》,該法律界中人解釋,《基本法》第39條將《香港人權法案》的地位提升至憲法層次,故違反《人權法》,亦相當於違憲。

過往不少市民稱遭警方打傷、但未能識別涉事警員身分,無從追究;被問到有關市民可否引述判決索償,蘇俊文表示,若市民不合法被打,本身已可向警務處長索償,與涉事警員有無展示編號無關。但他亦指出,在警員必須展示編號下,索償人可較具體講述事件經過、刑事層面亦較容易檢控違法警員。法政匯思成員何旳匡亦稱,警員執行職務時,是代表警務處長執行,故可否索償是視乎警方是否使用合法武力,與他有無展示編號,並無太大關係。

湯家驊:無展示編號

不削警執法權

至於若警員未有展示編號,會否令拘捕失效?湯家驊稱,即使警方無展示警員編號違《人權法》,亦不會削弱他們獲法律賦予的執法權。

更多要聞
去年散步遭警扑頭 聞勝訴慨嘆:判決若早些 少些警暴受害人
【明報專訊】法庭昨裁定警員不展示警員編號屬違反《人權法》,有份提出司法覆核的市民去年在反修例運動受傷,仍在追尋涉事警員身分。去年6月12日右... 詳情
官裁監警制度失效 須設獨立調查制 梁定邦:警報告非照單全收 調查權需特首批
【明報專訊】反修例示威多次引發大規模警民衝突,衍生大量針對警方濫權的投訴,惟現行處理投訴的機制一直被質疑有警方「自己人查自己人」之嫌。高等法... 詳情
【明報專訊】高等法院昨裁定,現行投訴警察的兩層機制不符合《人權法》對獨立調查的要求。民權觀察表示,聯合國轄下的人權事務委員會、禁止酷刑委員會... 詳情
退組專家撰報告:警6.12及7.1策略失敗 7.21「不作為」珨{受
【明報專訊】監警會國際專家組去年集體決定「正式退出」(formally stand aside),成員之一Clifford Stott與5名... 詳情
【明報專訊】警務處長鄧炳強昨日上任一周年,接受《東方日報》及《南華日報》專訪,提到截至今年10月底,合共10,148人涉反修例事件被捕,介乎...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