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星期二

DSE狀元棄醫科讀獸醫 冀建動物健康資料庫

[2021.06.22] 發表
陳曉汶一向熱愛動物,有感香港的動物權益落後,決定由港大醫學院退學,改到城大讀獸醫。本身養了一貓一狗的她,除了研究外,日後亦希望能親身醫治動物。圖為她大學實習時情G。(受訪者提供)
2018年DSE狀元陳曉汶(右二)是今年創新科技獎學金25名得獎者之一,她曾入讀港大醫學院,其後轉到城大讀獸醫,希望研究建立動物電子醫療平台,分析不同物種的染病風險,以便獸醫作出更準確治療。左一為另一名得獎者、中大地球系統科學四年級生劉璟恆。(陳詠欣攝)

【明報專訊】創新科技獎學金頒獎禮昨日舉行,今年有25名得獎大學生,其中一名是2018年中學文憑試(DSE)7科5**狀元陳曉汶。曾是港大醫科生的她,現於城大讀獸醫,她希望建立動物電子醫療平台,致力研究人與動物間的傳染病。

25大學生獲創科獎學金

陳曉汶是3年前的DSE狀元,原先升讀港大醫學院,入學首年抑鬱症復發,第二學期決定休學養病,一向熱愛動物的她,終能在繁重學業間「偷閒」,做義工協助流浪貓狗絕育,不時看到有人在流浪動物的糧食中攙雜玻璃碎、胡亂收養寵物,令她深感香港的動物權益落後,決定退學,翌年入讀城大獸醫學。她說香港雖有很多公共衛生問題,人類層面已做得很好,反而動物管理上可做更多。

陳曉汶稱,現時獸醫診所均由私人經營,不像公立醫院般有醫管局協調,未來希望研究建立統一的動物健康資料庫,蒐集動物的年齡、品種等資料,如留意到特定物種有較高染病風險,便可預早提示主人注意。她亦認為,不少流行病由動物傳人,例如SARS,因此應投放更多資源研究人與動物之間的傳染病。

陳曉汶家中有一隻已飼養14年的狗,近兩年亦領養了一隻貓,兩貓狗均伴她度過抑鬱症復發的日子,因此除了研究,她亦希望將來能親身醫治動物。

氣象迷盼促進港防災工作

另一名得獎者、中大地球系統科學四年級生劉璟恆則有意藉氣象研究促進本港防災工作。他自幼便是氣象迷,入讀地球系統科學後,一直希望研究全球暖化與極端天氣的關係,例如氣溫上升會否令颱風強度增加。問及最深刻的一次打風,他稱非2018年「山竹」莫屬,回想當年杏花h成為水浸重災區,令他憂慮若熱帶風暴更頻密及強勁,只要再出現一次強度如山竹的風暴,香港的房屋或許就抵受不住,認為未來的房屋建設,尤其是沿岸地區,能夠套用有關研究結果。

創新科技獎學金由青協主辦,創新科技署及匯豐共同贊助,得獎者可獲最高15萬元獎學金,以資助參與海外交流等,鼓勵學生畢業後投入創科行業。獎學金設立至今11年,共275人獲獎。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