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20
    星期二

反恐「面部識別」技術 存爭議未能普及應用
效果似佳 涉侵隱私及人權

[2021.07.20] 發表
皮爾遜國際機場曾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加新社)

【明報專訊】可以在反恐和維護社會治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的「面部識別」技術,卻因為可能涉及侵犯隱私和人權,在應用方面一直爭議不斷,以至於聯邦政府2016年在皮爾遜國際機場試用這項技術時,都只能悄悄地進行。

這項試用計劃進行了6個月時間,以幫助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識別試圖使用假身分證進入該國的人。這是這項技術迄今為止已知在加拿大的最大部署。

這套系統共有31個攝像頭,準備入境的旅客一路走來,會被攝像頭反覆拍攝到面部圖像。這些圖像立即在電腦中與一個5000人的人員數據庫進行匹配,數據庫中的人都是被加拿大政府驅逐出境的人員。

一旦電腦發現有匹配的人物,涉嫌人士就會立即被請進「小黑屋」作進一步審查。一經最後確認,就會將此人驅逐出境。

這個看似效果極佳的系統,卻未能大規模應用。專家警告說,面部數據一旦被收集,可能會導致一個人在公共場合的匿名性永久喪失。就像指紋一樣,人臉具有高度可識別性,無法輕易更改。

研究表明,面部識別技術對非白人面孔的準確性較低,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員在面部匹配算法中採用了一些假設。在美國,因為面部識別系統的錯誤,導致幾名黑人被執法部門錯誤逮捕。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旅客被該系統辨認出來後遭驅逐出境。CBSA方面稱,沒有人被驅逐,而且面部識別技術不是旅客能否入境的唯一標準。

據該系統的製造商Face4 Systems介紹,試驗期間每天有1.5萬至2萬名旅客經過它的檢驗。

從2016年7月至12月的試點項目運行期間,有295萬多名旅客接受了系統檢驗。

渥太華大學加拿大互聯網政策和公共利益診所的律師Tamir Israel稱,上述試驗計劃是在事先沒有公開討論的情況下部署的,而這項技術在準確性和種族偏見方面都存在缺陷,這真的很令人擔憂。

加拿大皇家騎警、安省省警、多倫多警隊和其他45個加拿大機構,也曾使用過類似的技術。他們運用美國公司Clearview AI的面部識別技術,通過Facebook、Google和YouTube網站平台收集到大量圖像。

但今年2月,聯邦隱私專員Daniel Therrien表示,警隊的這個做法相當於大規模監視,是非法的。之後上述警隊全部停用這項技術。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