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星期日

職工盟30年展 吳敏兒李卓人聲音助陣 噴「When will we be back」字句 籲為「重聚」做準備

[2021.09.26] 發表
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左)稱,2014年雨傘運動結束時,有人在金鐘街頭留下「We'll be back」字句,而職工盟30周年展覽亦寫上「When will we be back」字句,盼提醒大家為下次重聚做好準備。鄧建華、職工盟主席黃迺元(中)、該展覽負責幹事林小薇(右)昨介紹展覽前,呼籲工作人員到該展品前合照。(曾憲宗攝)
職工盟30周年展覽以「序」為主題,並以沙畫展示,意指每次結束,都是另一個開端,展覽另有「敘」、「聚」兩字的沙畫,意味敘述與重聚。(羅嘉凝攝)
離開天台展區,樓梯處播放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高喊「撐到底!撐到底」的錄音,兩旁貼上多人的相片及其語句,當中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說的「我們要掀起一場時代革命」,「革命」二字變成方框。(曾憲宗攝)
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5人因出版《羊村十二勇士》等3本繪本,被控串謀刊印、發布、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罪,今次展覽展出該工會主席黎雯齡8月時在獄中自畫的手掌,手掌中心寫上「Give me five」字句。(曾憲宗攝)
展覽設有「低潮下的工人抗爭」展區,同場展示2007年紮鐵工潮、2017年海麗h清潔工工潮等物品及相片,並放置今年六四街站的「記憶之戰」橫幅,而職工盟主席黃迺元(左)及副主席鄧建華(右)則展示2014年雨傘運動時印製的「勞工抗爭」紅頭巾。(曾憲宗攝)
天台的放置「集體談判天秤」是2017年製作,紀念集體談判權廢法20周年。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稱,1997年時只有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因廢法而絕食,但2017年時已有20多人因此絕食,反映一路走來,愈來愈多人加入工運之路。(羅嘉凝攝)
看完7樓有關2019年至今的展區,要走過有一道小小的黑色隧道,隧道盡頭播放2005年韓農反世貿示威的新聞片段,以此扣連19樓的工運歷史展區。而熒幕旁的「別對黑暗麻木」紙板,是今年1月6日警方拘捕53人涉去年組織參與民主派初選後,職工盟製作出來的。(曾憲宗攝)
永旺行7樓的展區重現2019年8月5日時,藝文界在香港大會堂外罷工集會,以便利貼順序寫上數字,各參與者每人放下1元硬幣,當時形容是「藝進制點算人數」,當日經此點算參與者有1770人。(曾憲宗攝)
有關職工盟歷史的展區,該展覽負責幹事林小薇稱八九民運催生職工盟成立,因此放置小型坦克裝置及電子燭光,並播放昔日新聞片段。(羅嘉凝攝)

【明報專訊】職工盟下月3日舉行特別會員大會表決是否解散,昨起一連兩日舉行30周年展覽,展示象徵2019年反修例運動以來變遷的物品,以及職工盟歷史,亦有前主席吳敏兒及秘書長李卓人的聲音「助陣」。職工盟主席黃迺元感激工會各人在這艱難時刻以此方式重奪話語權,「表明我們不是外國代理人、無宣揚乜獨乜獨,只是多年來見到不公義的事,職工盟就出現及參與」。

「大家好,我係吳敏兒,鬗u運上已經18年……」甫到達旺角永旺行7樓職工盟辦事處門口,已聽到職工盟前主席吳敏兒的錄音,職工盟30周年展覽昨日及今日在該廈7樓、19樓及天台舉行,只供會員入場。今次主題為「序」,負責幹事林小薇表示,現場有沙畫寫荂u序」、「敘」及「聚」字,而聚沙可成塔,散與聚本是循環,而序是一個開端。

設「黑色時光隧道」 播韓農示威片段

7樓展區展示2019年至今演變,有反修例示威的聲音及物品,包括重塑2019年8月5日藝文界罷工時以便利貼及硬幣的「藝進制」點算人數法、去年醫護罷工時地盤工會所製「白絲帶機」,另有言語治療師總工會主席黎雯齡今年在獄中的自畫手掌。展區設一條黑色「時光隧道」,盡頭放茪策~1月警方就民主派初選拘捕53人後職工盟所製的「別對黑暗麻木」紙板,並播放2005年韓農反世貿示威片段。

19樓展區則關於職工盟歷史,同場又設有香港獨立工運區、低潮下的工運區,在高處以繩縱橫交錯,並掛上不同工運期間的相片,象徵多年來的連結。林小薇說,當年八九民運促成職工盟成立,後來香港出現移民潮,但職工盟決定儲錢買物業,並在工運低潮之時默默努力,希望展區可令大家深思。

通往天台展區的樓梯則放置職工盟多年旗幟,天台放有2017年「集體談判天秤」,另在旁邊木板噴上「When will we be back(我們何時回來)」字句。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說,2014年雨傘運動結束,有人在金鐘展示「We'll be back(我們會回來)」字句,2019年大家回到街頭,相信現在是進入另一循環,「不知道何時會再聚,問這個問題希望大家思考,為了下次重聚,大家要做什麼準備」。

貼梁天琦語句 「掀一場時代□□」

離開天台的樓梯,響起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高呼「撐到底!撐到底!」的聲音,兩旁貼上多個被捕者相片及語句,當中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我們要掀起一場時代革命」,革命二字變成方形框框。黃迺元稱展覽無自我審查,這只是呈現形式,反映現代情G。

參觀「序」沙畫 會員聯想「罪名」

「白領同行」會員馮女士與6歲女兒由元朗來,她憂警方隨時封場故盡早來,最深刻是「序」沙畫,令她聯想起現時組織活動亦成為罪名,盼職工盟「撐得一日得一日」。她又希望展覽可讓女兒對工運有個印象,「我除了教她做功課,亦希望她可以受到啟蒙」。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本港昨增9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連續39日沒本地確診。政務司長李家超今日將率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等在深圳展開內地與香港疫情防控工作... 詳情
澳門檢疫酒店兩保安確診 回港易來港易暫停
【明報專訊】澳門再現新冠疫情,一名早前從土耳其到澳門的男子在檢疫酒店確診,並驗出Delta變種病毒,當局其後發現他所住樓層兩名負責量體溫、已... 詳情
的士司機涉非禮醉客被捕 辯稱只鐵棒撩醒
【明報專訊】一名曾飲酒的女乘客,昨凌晨乘的士往大埔目的地等候男友前來付車資時在車廂睡荂A疑遭司機趁機非禮。男友獲悉事件後的士已駛離現場,遂報...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已覓330公頃土地,興建未來10年所需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發展局長黃偉綸昨稱,當局未來一兩個月內會公布... 詳情
疑元朗「垃圾山」源頭 不符「住宅」土地用途 廢鋁工場揚粉塵 百米外民居PM2.5超標
【明報專訊】綠色和平早前發現,元朗廈村一帶多個工場出現巨型垃圾山,存放大量五金廢料。事件曝光後,該組織接獲當地村民投訴,垃圾山其中一個「源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