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9
    星期二

灣區手記:門當戶對的拆遷 /文:尚東美

[2021.10.19] 發表

【明報專訊】有廣州朋友得知筆者的家在天河一條酒吧街附近,問:「有沒去過?」筆者也很爽快的回答:「沒去過,有經過。」

「那麼你知不知道很多年輕人常常在那邊吃喝玩樂?」「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天天這樣花錢?」「不知道,但那邊消費是挺高的」;「你沒去過又怎知道那邊消費高?」「……」

「好吧,我告訴你,他們都是附近的拆遷戶,換到很多套房子,所以現在富起來了。」

相睇不比家世 比獲賠多少樓

這倒一言驚醒夢中人,當年廣州要發展天河區,將一帶的城中村舊區重建,並賠償給受影響居民,那時候還聽聞有「三代同離」,即住在城中村的丈夫和妻子離婚,再叫兒子跟媳婦離婚,然後還讓老爸和老媽離婚,這樣一來3個戶口變6個,拆遷賠償足足多一倍,如果外父和外母也住城中村,那肯定也會樂滋滋的辦離婚證去。

那位廣州朋友又問筆者:「你知不知道那些拆遷戶怎相睇?」「不知道,比樣貌?比身家?」「錯,比房子,不是比有沒有房,而是比賠了多少房,你賠8間,我賠10間,那就叫門當戶對。」

當然無論是「三代同離」還是「相睇比賠多少房」,都只是道聽塗說當笑話,但筆者聽罷倒是不無感慨。記得很多年以前,拆遷戶在內地是悲慘的代名詞,多少家破人亡、血肉長城都在抵抗徵地拆遷中發生,多少上訪者無助地祈求媒體曝光不法,冀獲公正裁判;而隨茪丰_Y厲整治違規徵地,規範拆遷賠償,雖現在還未稱得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在不知不覺間,拆遷戶已不再等同於「上訪戶」,而是內地民眾心中的「暴發戶」。

文:尚東美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新界北成為「北部都會區」,面積涉3萬公頃,但令社會關注兩期合共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會... 詳情
智庫倡沙頭角建新市鎮  設中港特別通行區
【明報專訊】民間智庫組織「博匯智庫」昨倡議在「北部都會區」外、位於沙頭角紅花嶺及周邊約800公頃土地,發展大型新市鎮,稱可提供16萬伙住宅,...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15歲男童,昨午在土瓜灣港鐵站扶手電梯以電話偷拍一名31歲女子裙底,男童涉嫌窺淫罪被捕。據了解,受害人為一名鄧姓女藝人。 ... 詳情
雙層遊艇短路起火燒
【明報專訊】昨晨10時許,一艘停泊在鴨c洲徑一個船廠對開海面、正等候維修的雙層遊艇突然起火,火勢一度猛烈,濃煙捲上半空(圖1)。消防接報到場...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