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19
    星期一

新聞解碼:山頂纜車復駛

[2022.09.19] 發表
山頂纜車已完成翻新,車身由紅色轉為綠色。乘客可一邊登山,一邊觀賞維港景色。(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太平山是香港地標之一,遊人在山頂可俯瞰維港景色,亦可到凌宵閣遊覽。山頂纜車已完成翻新及復駛,市民和遊客乘搭這香港最早的機動交通工具,與香港早期人們登上太平山有相同的體驗。

■新聞節錄

山頂纜車停運逾一年、斥資近8億元翻新後,第六代纜車8月27日起投入服務,載客量大增75%。纜車重開後加價,成人單程及來回票價分別由2018年37及52元,上升近七成至現時62及88元。

新纜車車身由紅色轉為綠色,每次可載210人,比第五代纜車多90人,企位由25加至43個,共167座位,其中22個為下行前向座位,讓乘客毋須坐「倒頭車」,可面向山下維港景色,另改善波浪形地板,方便乘客在傾斜的車廂站立。

【節錄自〈山頂纜車周六重開 載客量增75%票價加七成〉,《明報》,2022.08.25】

■知多點

視覺信號

搭乘山頂纜車時,乘客會看到窗外的高樓大樓向山頂方向嚴重傾斜。但我們不用緊張和害怕,建築物並非要倒下來,這是乘坐山頂纜車時的錯覺。香港大學心理系學者研究發現,山頂纜車乘客受視覺信號(visual cues)與非視覺信號(non-visual cues)影響,產生錯覺,感到建設物正在傾斜。

視覺信號是指,當纜車上山時,乘客視線中的窗框會變「傾斜」,並提供雙眼視覺的參照點,產生建築物「傾斜」的錯覺。非視覺信號則是乘客坐姿影響的錯覺。例如,企位乘客的錯覺較座位的小,因為腳踝中對重力的感應(gravity sensor)協助判斷身體傾斜的方向,令大腦根據信息調整。

資料來源:《明報》綜合報道、山頂纜車網頁、香港旅遊發展局網頁

文:方綺婷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47期]

更多教育
偵探M.A.D. 失去了親人
【明報專訊】說出心事 親人去世,你很傷心,想找家人抱一抱。可是當你看見家人也在傷心難過,或許不敢上前,不過你也可主動給家人擁抱,互訴思...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