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12
    星期三

警官:保釋還押犯共處一室 手帶可重戴成漏洞

[2023.04.12] 發表

【明報專訊】西九龍裁判法院前日發生被告交換手帶後越柙案件,有資深警官表示,現時被告使用的膠手帶可重複穿戴,易被人調換,而讓獲批保釋及須還押的被告共處同一羈留室亦造成漏洞,有需要檢討。

上庭程序靠「叫名」認人

該名熟悉刑事程序的資深警官分析目前相關程序有多處潛在漏洞,包括現時警方將「還押犯」及「保釋犯」置於法庭內同一羈留室,應將兩者分開。其二,由於疑犯被捕後帶返警署時已被沒收身分證等個人物品,在隨後不同上庭程序只靠「叫名」認人,亦沒有明文規定須由兩名警員雙重核對疑犯身分。其三,現時上庭被告會戴上類似醫院病人所戴的膠手帶,可重複穿戴,而一般情G下被告在羈留室毋須戴上手銬。他相信警隊日後內部檢討時會檢視有關手帶款式,以及是否需加強核實身分程序等。

大狀:警疑核對身分證出錯

默許被告交談「促成交易」

大律師嚴康焯表示,據他觀察,裁判法院每個羈留室可容納20至30人,通常由2至3名懲教人員或警員看守一個羈留室,被告或能低聲交談。由於被告的身分證、錢包等放入俗稱「包頭」的財物袋內,因此執法人員單靠被告膠手帶資料及「叫名」認人。除非出入警署、交給懲教署接手等程序,否則相關人員不會核對被告的身分證,而被告所戴手帶亦非高科技產品。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如被告獲准保釋,會獲警員發還「包頭」,確認財物齊全後,理論上警員要核對被告與其身分證上的容貌是否琣X。他形容案中負責此程序的警員責無旁貸,因為除了牽涉確認被告身分,更涉及個人財物,作為警員須確保被告取回屬於自己的財物。他說今次案件除涉及警員疑核對身分證出錯,另一重點在於負責看管的警員默許兩名被告交談,涉及討論利益、討價還價,最終「促成一宗交易」。

閉路電視或有盲點

陸又說,執法人員會盡量將被告平均分配在不同羈留室,再分批上庭應訊,一般每個羈留室起碼有8至10名被告。據他了解,羈留室設有小量閉路電視,但未必拍攝到全部情G,因為部分羈留室內有廁所,無可能連如廁都拍攝。他建議執法部門加派人手,嚴禁被告交談,亦不可讓被告坐得太近,避免他們暗中交換手帶,而在羈留室加裝閉路電視亦是可行辦法,但須平衡監管與保護私隱。

更多要聞
站馬桶助村民裝熱水爐 企嶺下新圍村長跌死
【明報專訊】西貢企嶺下新圍71歲村長何連生前日傍晚站在馬桶協助村民安裝熱水爐時,疑跣腳墮下頭撞雲石門檻受傷,送院不治。胞弟說兄長熱心助人,經... 詳情
多名港人福建車禍亡 政府未交代 入境處稱正跟進沒提死傷 議員:以往主動公布
【明報專訊】本港與內地往返人流隨通關激增,不少港人在剛過去的長假期北上旅行。入境處在本報查詢下證實,正與駐粵辦處理一宗港人在福建發生的交通意... 詳情
6天假期45.5萬人訪港 少過澳門
【明報專訊】本港復常後首個長假期昨日結束,根據入境處資料,本月首10天有約670萬人出入境,較入境處預計的約903萬人少約233萬人;若只計... 詳情
【明報專訊】港府目標今年內實施「港車北上」,屆時香港私家車申領「禁區紙」後,可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憂慮,不熟習... 詳情
夏寶龍港考察6日 料落區出席國安論壇 港澳辦升格後首次 劉兆佳:23條立法前表達意見
【明報專訊】中央重整港澳系統、人事佈局未明之際,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本周四至下周二(13至18日)「來港考察」,是港澳辦直屬中共黨中央後首次,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