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省際貿易壁壘有利全國建房
CMHC:新屋動工量可年增3萬
【明報專訊】加拿大按揭和房屋公司(CMHC)的最新報告指出,若消除省際貿易壁壘,加拿大的一年新屋動工量可增加多達3萬個單位,令全國年度新屋動工量逐步逼近28萬個,前提是東西通行基建,以促進國內建材的跨省流通與使用。
CMHC首席經濟師拉伯格(Mathieu Laberge)表示,省際壁壘撤銷之後,就可以創造普遍的經濟財富,使國內合作伙伴之間的貿易更便捷,此舉將促進經濟發展,令其整體更加強勁,從而有利房屋建設。
拉伯格續說,減少省際貿易壁壘,可以透過增加置業需求,在多個層面增強經濟,包括提高整體經濟、降低失業率以及令家庭收入增加。
該份周四發表的報告還指出,因應預計收入增加將提高置業需求,房屋供應必須同步擴大,才能維持或改善可負擔性。平均租金預料將上漲3.1%,但增幅僅為收入增長的一半。由於收入增長速度比租金升幅更快,租屋市場的負擔能力將有所改善。
該報告估計,若要房屋可負擔性回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加國未來10年需新增約480萬個住宅單位,即每年需建43萬至48萬個新住宅,幾乎是目前建屋速度的兩倍。在當前政策下,未來10年每年新屋動工量平均僅有約24.5萬個。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CFIB)推算,當前內部貿易障礙每年令本國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拉伯格認為,住宅建築業存在很多貿易壁壘,阻礙資源或勞動力的流動。
CMHC的報告引用聯邦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一項調查顯示,本國接近一半的建築公司,將距離和運輸成本,列為拒絕從其他省區供應商採購商品或服務的主要原因。此外,省區的稅法也是問題的一部分,還有申請許可證困難等其他挑戰。
取消省際貿易壁壘是聯邦總理卡尼今春大選其中一項重要政綱。他承諾在國慶日前實現「全國自由貿易」。聯邦政府已通過C-5號法案,旨在減少省際貿易和勞動力流動的聯邦壁壘,藉此促進各省之間的商品和服務自由流動。然而專家卻認為該法案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因其主要針對聯邦層面的繁文縟節,而不是各省制定的規則,各省在這領域擁有最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