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率10小學探索鄉郊保育 「古道行」分享活動教材
【明報專訊】天主教香港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自前年起在西貢展開為期兩年的「鄉郊保育」教育試驗計劃,率10間小學探索北潭涌鄉郊,冀培養學生保育鄉郊的意識,學習如何欣賞和愛護寶貴的鄉郊資源,促進鄉郊的可持續發展等。小組表示,將會在「古道行」網站上載活動教材,讓學校及教師自由使用。
獲270萬資助 培育生態人文認知
翻查資料,「古道行」前年獲鄉郊保育辦公室資助逾270萬元推展「西貢鄉郊保育教育試驗計劃」。「古道行」工作小組表示,希望帶小學生深入認識西貢的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啟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責任感;並讓學生了解政府如何通過保育、活化和小型改善工程,保護珍貴的自然及人文資源,「為已近荒置的偏遠鄉郊注入動力,促進可持續經濟活動」。
小組又表示,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已屆尾聲,計劃內帶領10間小學、各校不多於30個高小生走訪北潭涌,認識當地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小組稱,雖然計劃只以北潭涌為試驗點,但其設計的教材涵蓋蛋家灣、西灣、白沙澳及黃毛應村,將5個地點的特色與保育主題結合,盼培養學生保育鄉郊的意識,並學習如何欣賞、愛護寶貴鄉郊資源,且促進鄉郊的可持續發展。小組製作高小適用的鄉郊保育教材將上載網頁,讓學界自由下載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