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2013年12月初,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啟動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圖為政制諮詢專責小組:律政司長袁國強(左起)、林鄭月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
放大
 
2013年8月中,特首梁振英落區,在觀塘功樂官立中學與市民會面,現場分別有反梁示威者(圖)及舉起「支持CY」橫額的人(圖B)。
放大
 
(圖B)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議題﹕港大民調爭議
特首民望調查爭議
時事議題﹕民意收集
知識增益﹕政府主動參與輿論 有助管治?
時事議題﹕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收集民意 有何妙法?

【明報專訊】3月中旬,台灣部分民眾認為政府罔顧台灣經濟利益,在沒有足夠諮詢下與內地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動示威和佔領立法院。民意是影響政府施政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政策諮詢公眾是聽取民意的途徑之一,民調也是收集市民意見的渠道,但香港政府的諮詢活動不時被批評「假諮詢」。究竟這些方式能否真的反映民之所欲?

◆民意(public opinion)

民意又稱「輿論」,是信息和意見自由流通下,統計或梳理民眾意見,供政府制訂政策或回應公共議題時有所依循,不至於與公眾需求脫節;政府也可從不同意見中找出較公平、合理、符合大多數市民意願的決策。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冷鐵勛指出,公眾參與有利於實現政府公共決策的公共利益價值取向,以及有助於緩和與化解社會矛盾。

民意的好壞、對錯或其代表性,要視乎民眾對相關議題的了解程度、民眾本身的價值觀,以及收集民意的方式等。

◆政府收集民意方法

(1) 地區諮詢

政策官員、部門代表會透過舉辦地區諮詢論壇等,落區與市民交流。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曾就地區諮詢活動的實際效用在立法會提問,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回覆指「地區諮詢活動讓政府直接和市民交流,有助政府掌握社情民意,令施政更能回應市民的關注和訴求」。

法律學者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認為,特首和官員落區聽民意只是很低度的公民參與方式,官員未必可藉此見到最有需要和最弱勢的市民。他又質疑市民如何確保意見會被官員在設計政策時真正和充分考慮,若市民不知自己的意見會如何有意義地影響管治,向落區官員表達意見如「倒水落海」。

淪示威者對陣場地

特首梁振英辦落區活動,連續兩次「走後門」進場及離開,並要大量警力分隔示威者,2013年8月的論壇更成為區議員發言平台,15人被抽中提問,6人屬區議員,1人為前區議員。有學者認為梁振英落區無效果可言,只淪為正反示威者對陣的場地。

諮詢會發言機會不均

2013年12月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地區諮詢會上,幾乎被挺梁者「壟斷」發言。諮詢會採取先到先得的派籌形式,港府沒有解釋為何不採用抽樣方式邀請市民出席諮詢會。

做騷增知名度?

2009年政府首次讓7名副局長和9名局長政治助理分別到18區,就施政報告聽取民意。有學者形容安排是「做騷」,旨在令副局長和局長政治助理能多亮相,挽救他們的低落知名度。

(2) 公眾諮詢文件

政府就政策、議題做公眾諮詢,多會接受社會大眾和組織透過郵寄、傳真或電郵方式遞交書面意見,又或舉辦公聽會。從事環保工作多年的發展局長前政治助理何建宗2012年在〈真諮詢還是假諮詢?〉一文指出,傳統諮詢方式都是由官方主導,無論是諮詢範圍、文件、對象、形式和期限都是預先設定,一般來說,根據某些背景資料和假設,政府會確立數個政策方案,在諮詢期內收集各持份者的意見,再定出最後政策和方案。

爭議

政改諮詢被質疑有前設及引導性

為期半年的政改諮詢被民主派批評是「假諮詢」。民主黨單仲偕擔心諮詢有前設,要求政府讓港人有真正選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回應假諮詢論,稱「若社會沉默的大多數能發表意見,諮詢會『比珍珠更真』」。

法律學者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指出,政改諮詢文件提到《基本法》118次,但完全未提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認為文件有強烈引導性。他指出,香港法院過往亦有提過《公約》第25條,而香港是普通法法制,港府在劃出法理框架時,應兩邊(《基本法》及《公約》)也要提及。

新界東北發展諮詢未過即行動

城規會就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諮詢2014年2月20日截止,發展局將向立法會財委會申撥款3.4億元,就首批地盤作設計研究及勘測。關注團體批評政府在城規會未審批下,涉嫌偷步展開研究,是漠視民意及向城規會施壓。發展局強調最終仍會按城規會審批後的規劃方案進行工程。

網上公布結果被轟鬼祟

政府擬填海增加土地儲備,2012年首階段諮詢結果卻顯示,政府提出6招開拓土地之中,33.6%受訪市民支持填海,46.4%表示不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發現,政府靜悄悄在網上公布首階段諮詢結果,質疑政府鬼祟,未有面對民意不支持填海的事。

(3) 民意調查

政府的中央政策組通過民意調查、焦點小組討論、建立社會網絡和對話交談等方式,掌握社情民意,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近年網上媒體興起,中策組也有在網上觀察民意變化,主要針對討論平台、公開網頁等。

爭議

政府須參與輿論?

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稱,民意調查做得準確有助了解民意傾向,但民意調查亦可被有政治傾向的人利用包裝,推動某種政治傾向或觀點。他認為,網上意見在公共政策上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而政黨經常鼓動民意,政府不能「坐鰜衒漸插v,任由社會只有批評聲音,因此政府須參與輿論,向社會推動當局認為好的政策。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傅景華批評,邵善波的言論偏離了政府分析網上民意應有的政策目標,不認同「將民意放在政府的對立面,收到反對意見就是『捱打』」。他又指邵善波認為「社會只有批評聲音,因此政府須參與輿論」,是對社會形勢的誤讀。傅景華質疑,批評聲音不絕的底蘊在於「市民對政府信任程度低落,官員連番出現誠信危機,加上接連施政失誤」。

政府民調設計不專業?

中策組也有委託大學民意調查機構做民調,但有大學民調機構負責人指出,近數年已甚少承接中策組或政府的民調研究,原因包括政府提供的問卷設計不科學、不可透露調查由官方委託、不能以問卷結果作學術研究等,為堅持客觀、科學化原則,只得放棄承接政府民調這塊「肥豬肉」。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收集民意 有何妙法?
其他有效方式
時事議題﹕課堂活動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