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測 千葉縣土壤 驗出核污銫-137

[2016.11.23] 發表
右邊是錪化鈉偵測器,左邊蓋格計數器顯示當地的輻射劑量數值,以台灣而言,各地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通常為每小時0.04至0.1毫西弗,據原能會訂定各地的輻射劑量只要在每小時0.2毫西弗以下「都屬正常範圍」,超過0.2就明顯有污染之虞。(摘自「公民電力公司」臉書)
?國內環保團體「公民電力公司」22日前往日本千葉縣,採取泥土樣本檢測。(摘自「公民電力公司」臉書)

【明報專訊】政府打算開放日本福島縣之外4縣市食品進口,引發外界反彈,反核人士組團前進日本實測輻射,結果檢測出千葉縣稻田土壤有人工核種「銫-137」,劑量約每公斤19.256貝克,環團痛批政府,為什麼要讓台灣人民吃已經被核輻射污染土地種出來的農作物,承擔健康受害風險。

空間檢測超過0.2毫西弗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組成調查團,攜帶價值約百萬元設備,22日起一連4天,在福島核災等5縣市實地檢測輻射狀況,第一站來到距離福島約200多公里的千葉縣,用碘化鈉和蓋格2款儀器檢測,並於台灣時間22日下午4時左右,於臉書粉絲專頁「公民電力公司」上進行直播。

方儉等人先進行空間檢測,較靈敏的蓋格計數器測出0.12毫西弗,碘化鈉測得0.04毫西弗,但儀器一放到土地上後,蓋格數值立即上升到0.26毫西弗,碘化鈉也變成0.14毫西弗。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指出,超過0.2毫西弗就明顯有污染之虞。

接著,調查團挖取當地稻田中1.1公斤的土壤量,與921公克的水進行檢測,水雖未檢出,但土壤檢測到核災外洩最主要的人工核種「銫-137」,且連續檢測3次,結果分別為19.256貝克、11.933貝克、17.848貝克 ,誤差正負值為8至10%。

每公斤土壤最高達19貝克

林瑞珠說,台灣規定輻射食品規範是每公斤100貝克,水稻生長期是4個月,生長期間都可能持續吸收,還有被列為高風險的菌菇類,也會吸收大量輻射物質。台灣大部分農田都是沒有輻射污染,生產出來的作物相對安全,「可以吃台灣沒有受輻射污染的農田,所種出來的農產品,為什麼要吃福島周邊污染土地種出來的東西?」

小 檔 案

銫-137是核彈、核武器試驗和核反應堆內核裂變的副產品之一,它會釋放伽瑪射線。銫-137的半衰期長達30年,甚至要300年才能完全消散。而長期吃遭輻射污染食品嚴重恐發生甲狀腺癌、血癌、骨癌等,或心、肝、腎衰竭,還會造成流產、畸胎。

更多中國新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