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07
    星期五

南生圍發展項目上訴得直 北都添變數 城規:研判辭 測量師:政府可土地改劃前收回

[2022.01.07] 發表
南生圍鄰近后海灣濕地,其範圍內的魚塘為本港過冬的候鳥提供糧食,是候鳥的重要補給,當地的蘆葦H生境屬全港面積最大,生態價值高。(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政府擬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保育「北部都會區」內南生圍等漁塘地帶,但私人發展商的南生圍「雙生共融」發展方案的城規申請上周五上訴得直,為計劃增添不明朗因素。有資深測量師分析,若計劃中的農地改劃住宅地,收地成本將增多倍,政府可在發展商補地價改劃土地前收地,亦可就裁決上訴,但政府過去較少上訴,有可能採納發展商的方案。

城規會昨回應查詢會否上訴及下一步行動時表示,會研究判辭及諮詢法律意見,暫不作評論。政府發言人亦稱,不評論個別發展項目,環境局將做研究敲定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的位置和範圍,以及實施安排和時間表。

稱可融合政府藍圖 發展商承擔濕地保育開支

項目倡議人南生圍發展有限公司歡迎判決,傅氏家族旗下的廣興置業集團行政總裁傅厚澤表示,「雙生共融」發展方案可融合政府開發新界的藍圖,應付房屋需求,並加快改善生態。「雙生共融」發言人鄐撱鷅晼A南生圍計劃讓政府將提前落實「北部都會區」計劃,取回154.4公頃濕地及數十億元的補地價款項,發展商將承擔濕地保育開支,節省公帑。本報向另一倡議者琣a查詢,截稿前未回覆。

琣a及傅老榕家族爭取發展南生圍多年,2015年提出南生圍「雙生共融」發展方案,涉約2500伙,先後於2015年、2016年遭城規會否決,指其申請內容未符規劃意向。發展商2017年上訴,上周五獲城規會上訴委員團裁定有條件得直,涉15項技術條件包括進行生態評估、環境影響評估及交通影響評估。

稱令漁塘濕地生態價值顯著提高 上訴委員3:2有條件通過

昨公布的裁決書指出,「雙生共融」項目適當地平衡人類、自然和野生生物共存,發展範圍只是低密度住宅,並僅佔地盤5%至10%,倡議人提交長期保養及管理計劃,可令相應範圍內的漁塘和濕地的生態價值和功能顯著提高,而對於生態和視覺等潛在影響亦有可行方法避免、減少及補償。

據了解,上訴委員團以三比二裁定上訴得直,會上委員認為該項目生態敏感度相對較低,但項目毗鄰的山貝河錄得大量水鳥棲息,委員未達共識下以投票決定,結果出現二對二,最後由主席投下贊成一票,通過項目。

尚須做環評獲環保署通過

據悉,南生圍項目雖獲通過,但項目須滿足多項條件,例如要做生態評估報告,並獲通過,才可到下一關,做環評向環保署申請環境許可證。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受訪時曾指,將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用「北部都會區」的漁塘地帶,包括南生圍,設立3個濕地保育區。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農地收地呎價約1000至2000元,住宅地按樓面計約6000至7000元,即使是低密度發展,改劃後的收地補償費用亦增多倍。不過陳超國估計,項目補地價改劃住宅地的程序需時至少兩年,政府有足夠時間出手收地,且保育濕地有很大的公眾利益,面對司法覆核敗訴風險低;政府亦可選擇上訴,但過去鮮有上訴城規判決,認為政府最終有可能採納發展商的方案。

更多港聞
身兼政協  陳沛良:突出中資背景助政府施政
【明報專訊】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增添「紅色」元素,有人大、政協委員,亦有中資國企的高層,新上任的選委會界別議員陳沛良兩者皆是,身兼西安市政協及中... 詳情
【明報專訊】陳沛良是1448名選委之一,可於3月27日投票選特首;被問到現屆政府的不足及對下屆政府期望,陳沛良認為,面對反修例風波和疫情,政... 詳情
【明報專訊】受惠於出售居屋和綠置居,房委會財政表現理想,本年度修訂綜合盈餘達96億元,並預測至2025/26年度房委會現金結餘為577億元,... 詳情
六旬漢打尖被推跌亡  被告稱死者先動手
【明報專訊】2019年6月民陣舉行反修例遊行當晚,一名26歲青年被指在中環碼頭外,因一名六旬漢插隊而與他口角並推跌他,六旬漢兩日後不治。青年... 詳情
客貨車起火  司機乘客淋水無果
【明報專訊】昨晨8時許,一輛道路工程公司客貨車沿龍翔道往觀塘方向駛至港鐵黃大仙站對開,車頭突然冒煙,司機將車停在路邊,車頭隨即起火,火勢猛烈...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