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0
    星期二

我有出路:末代高考生 兜轉7年終入杏林

[2022.05.10] 發表
Samson強調對重考生而言,自律非常重要,可找出自己學習的動力,又提醒編排讀書時間表時預留多點彈性,最重要的是遇到壓力切記要向身邊人傾訴。
(《T.O.N.I.C.K》MV截圖)
Samson說,疫情下實習和臨H教學課堂普遍轉為網課或取消,雖然課業輕鬆不少,但變相失去與病人相處的實戰經驗,要更自律學習。圖為他(右四)二年級時上實習堂。
拍片和砌機是Samson的興趣,兩年前開設網上頻道,與網友分享求學歷程、生活和砌機經驗。他認為砌機與醫生診斷過程相似,當電腦因為某些零件而不能運作時,就與病人身體系統出現毛病一樣,砌機者或醫生需要透過診斷得知問題所在再作治療。

【明報專訊】救人濟世想必是從小的夢想?港大四年級醫科生羅羲和(Samson)卻搖頭否認,說最初是父親希望他當醫生,「爸爸說醫生不愁工作,即使打仗也需要醫生,所以鼓勵我修讀理科和做醫生」。父親如此「務實」的理由未能打動Samson,他笑言一直只顧「打機」和打籃球,就算會考前夕,也曾為「打機」而凌晨偷走到網吧,不過會考中文仍然取得5*(當年最佳表現)、英文5級,原校直升中六。

中六那年,電視台剛好播映劇集《On Call 36小時》,Samson開始萌生對醫科的興趣。碰巧他就讀的聖若瑟書院舉辦影子計劃,他獲安排跟隨一位肝臟移植外科醫生的校友,「當時可從旁觀察校友一星期的工作,包括做手術等,發現自己不怕血腥場面」。加上Samson喜歡生物學,尤其對人體感興趣,相信自己適合從事醫療行業,訂立要考上醫科的目標。

2012年是末代高級程度會考(A-Level)和首屆中學文憑試(DSE),Samson知道一旦失敗便難以重考,中六暑假起拼盡全力溫習。校內模擬試成績不錯,部分科目考獲A級。背負家人期望的他,頗有信心入讀首志願,相信可一擊即中,結果卻事與願違。

高考失利成人生最大挫敗

3B2C,高考放榜幾乎所有科目都比預期中低一級,Samson接過成績單一刻已知讀醫無望。當時他不敢面對家人,逃離學校,躲在附近快餐店內哭了一整個下午,既不知所措,又為前景擔憂。他從沒預計高考會失利,「那種感覺就好像家人、老師前來慶祝我的成功,但最後看荍琤2悁炯鶠v,形容這次經歷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敗。

痛定思痛,他報讀香港中文大學護理學系,期望大學一年級發憤圖強,成績「爆4」(意指接近大學成績GPA最高成績),再申請轉讀醫科。但對大學新生而言,入大學豈能只得讀書?結果那年Samson留下滿載歡樂、自由的回憶,代價是成績低於轉系要求。正當以為從醫目標幻滅之際,家人卻建議他放棄學位,到英國讀書報考GCE A-Level(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來年再報考醫科。

應放棄學位重新開始?還是安守本分當護士?在這進退兩難的局面,Samson腦海中浮現本地樂隊ToNick《T.O.N.I.C.K》的歌詞:「我信個世界無狪灟邟琚K…到最尾怕咩無結果 起碼我做過」。他本荂u起碼我做過」的想法離開香港,亦是他開竅的階段,「家人送我到英國留學花費不菲,我知道已無退路」。不諳數學的他自修附加數學,每天讀書和操練題目至凌晨2時,翌日7時起H上學,直至考試前每日生活如是,結果全部學科考獲A級佳績,經非聯招得到中大醫學院的面試機會,但仍然不獲錄取。

「我到中大面試的時候,考官劈頭就問:『怎麼你修讀護理系時成績這麼差?』那是個很大的衝擊──原來不是所有事都能重新開始,即使我考獲不錯的成績,仍然無法扭轉過去失敗的歷史。」Samson雖然失望,但沒放棄,留港在寧養院做了一年半義工,後來取得全額資助到澳洲墨爾本大學修讀生物醫學系,並每年報考香港和澳洲的醫學院,到大大小小的院校面試。他畢業時,終於獲墨爾本大學和港大醫學院先後取錄。2019年,Samson決定回港修讀醫科,圓了7年來的醫科夢。

來來回回走過千里路,回望當初,最辛苦是哪個階段?Samson笑言難以判斷,因為7年間一直在氣餒和振作中徘徊,又要長時間維持決心和努力學習的狀態。除了學業上的壓力,看虓磽~同學漸漸步入社會,而自己仍是個學生,心媄孎K不好受,所以他會催促自己趕快完成學業,追趕人生的步伐。面對種種壓力,支撐他繼續走下去的是信仰、家人默默支持、女友體諒和陪伴,以及證明自己的決心。「想證明自己能夠做到,聽起來很『中二病』、很熱血,所以未到最後一刻都不願放棄。」

讀醫不止成績好

Samson笑稱累積了不少醫學院面試經驗,面試講求論說能力,邏輯思維很重要。他在中學所學到的演講和辯論技巧均能派上用場,而啟發他的人正是中三的中文老師。「當年中文老師抽中我即席短講,我才發現對演講和辯論的興趣,也曾參與校內辯論比賽,學習如何論述觀點和想法。」說話技巧對平日上課和工作同樣有幫助,他表示上課時多以小組形式討論病症,所以具備論說能力亦是醫科生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常人眼中,當醫生的先決條件是成績好,Samson卻認為當醫生要有全人治療為本的精神,除了診治病人的生理健康,亦要照顧病人情緒上、精神上的需要、病人與家人關係等,簡單來說是要以病人為中心。他想起在寧養院做義工時,曾照顧一個很「精靈」的婆婆,但幾日後婆婆緊急送院,其後離世。接獲消息後,他躲在洗手間堶了好一會。「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是你預想今日會看見她,但原來她已經不在人世,頓時感到無能為力。」面對生離死別是醫護人員的常態,但他認為醫生不能變得冷漠,要有關顧病人的心,才是以全人治療為本,亦是他心中稱職的醫生。杏林之路,Samson雖然起步遲,但意志堅定,而且思想比人快,他已計劃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修讀家庭醫生專科,矢志日後當一名以病人為本的家庭醫生。

港大醫科面試建議

香港大學醫學院現時以MMI(Multiple Mini Interview,迷你多站式面試)面試,考生需到4個面試站,與教員討論不同題目,有關題目會測試考生批判思維能力、道德決策、對時事知識熟悉程度等,再由教員評核。Samson建議報考者可先留意以下條件,及早準備:

.對病人的靈敏度高

.懂得聆聽病人的需要*

.擁有同理心

.擁有以日常對話解釋學術名詞的能力

.多做義工以增加經歷、培養同理心和增強與不同人溝通的技巧

* 類似的面試題目如:有老人說身體不適,你會採取什麼反應和行動幫助他?

建議答案應該先說自己是醫科生,未能給予醫科上的建議,然後繼續聆聽老人的需要,最後可能得出真正問題,如出於老人與子女的關係,而非一開始所提到的身體毛病,從而安慰和讓他傾訴。

文•曾卓盈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063期]

更多教育
備戰文憑:2022 DSE中文科試後分析2——卷一乙部︰題目 是最好的閱讀助手
【明報專訊】卷一乙部一般包括兩篇白話及一篇文言(或分成三兩篇短篇),2022考過後,記者訪問考生,有一考生說看不明白,他認為白話篇章太抽象。... 詳情
【明報專訊】聽說德國的小學有一個習俗,學生畢業那天,老師手持掃帚,在畢業生一邊離開校園的時候,一邊掃走路上的痕[,意謂學生不要留戀往日,希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