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1
    星期六

澳洲今大選 朝野互指對華無力
外交罕成攻防議題 專家:澳政黨內鬥損華裔

[2022.05.21] 發表
澳洲總理莫里森周三到墨爾本參與競選活動時,出席了澳洲—以色列商會的午餐會。民調顯示其執政聯盟支持度落後在野工黨約6個百分點。(法新社)
澳洲大選周六舉行前夕,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左)周五在阿德萊德跟一名學生自拍。(法新社)
今屆澳洲大選中國議題罕有成為焦點,其中雙方互批對方對華政策,工黨被塑造成為親華政黨,有人在貨車上展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投票支持工黨的宣傳廣告,散播恐華論。(網上圖片)

澳洲國會大選今日(21日)舉行,選前民調顯示,由現任總理莫里森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落後由阿爾巴尼斯出任黨魁的工黨約6個百分點,澳洲或時隔近9年後「變天」,但變數仍大。有別於澳洲在外交國安政策上的跨黨派傳統,今屆大選看到兩大陣營一直圍繞涉及中國的政策作政治攻防,到3月底近鄰國家所羅門群島傳出跟中國達成安全協議,莫里森政府與工黨對手的針鋒相對更升至新高。但專家質疑,澳洲政黨「自相殘殺」已令當地華人受害。

工黨形勢佔優 勝選未穩陣

根據澳洲選委會所指,今屆大選有約1700萬人作選民登記,相當於適齡投票人口的96.3%。他們將要同時為參眾兩院投票,其中在決定總理人選的眾議院有151席,任何陣營須獲76席或以上才可組成多數派政府。選前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擁有76席,工黨只有69席,另有6席由獨立議員或小黨掌控。

眾議院投票採取排序投票制,選前Newspoll民調顯示,整體上工黨以約6個百分點領先自-國聯盟,但只計首選票的話,工黨的領先優勢只有大約3個百分點(38%對35%)。《衛報》引述分析指,工黨料須領前3.3個百分點,才能贏得76席。倘若沒有政黨贏得議會多數,則會出席懸峙議會(hung parliament)的局面,兩大陣營各自須找小黨或獨立政黨合作才能執政。

莫里森轟工黨阿爾巴尼斯親中

今屆大選跟以往不同的是,在中澳關係近年跌至冰點的背景下,澳洲朝野一直圍繞涉及中國的外交議題作選戰攻防。莫里森(Scott Morrison)此前一直批評工黨及其黨魁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親中」,2月中旬更指控工黨眾議院副領袖馬勒斯為「滿洲候選人」(語出同名小說和電影,形容政治人物被外國勢力當成傀儡),引發爭議後被迫收回言論。莫里森隨後又稱阿爾巴尼斯獲「那些試圖脅迫澳洲的人」支持。阿爾巴尼斯形容相關評論是「無稽之談」,稱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總監伯吉斯從未向他就工黨候選人提出任何擔憂。

這點在中國和所羅門群島達成安全協議的消息傳出後,更加升至高峰。工黨批評這是自二戰以來「澳洲最失敗的太平洋外交政策」,矛頭直指莫里森。莫里森則在上月底首場政黨領袖辯論反擊,質疑工黨將所羅門問題視作澳洲自身過錯,而不去承認中國正干預南太平洋地區;阿爾巴尼斯駁斥莫里森的指控是「粗暴詆譭」。

違外交跨黨派傳統

兩黨對華立場實大同小異

澳洲外交部前印太群常務次長莫德(Richard Maude)2月在評論網站The Interpreter的文章指出,澳洲在重大外交政策上向來有跨黨派立場的政治傳統,這點以兩大陣營大力支持澳洲與美國軍事同盟最為明顯;在對華政策上,工黨和自由-國家聯盟在政治管控雙邊關係上未必意見一致,但在大部分重大政策,例如保護5G網絡、應對外交干預以至是政府突然改為投資核動力潛艇,其實都站在一立場。

事實上,自-國聯盟與工黨的言語交鋒似乎更多是出於選舉政治的需要,而非真正分歧。悉尼科技大學轄下澳中關係研究所(ACRI)最新報告指,自-國聯盟與工黨在對華各議題上實際立場已近趨一致,分別只在於誰能更有效將相關政策付諸實行。工黨年前甚至比自由黨更反對與中國簽訂引渡協議,今年2月又曾指其對華計劃將優先提高澳洲軍事力量、外交能力和經濟彈性。

斯威本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費約翰(John Fitzgerald)向《華盛頓郵報》指出,莫里森的攻擊言論反而「正中北京下懷」,因為澳洲政黨相互指責「殘殺」下,只有中國才會從中受益。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中國問題專家、前駐華外交官康思敏(Natasha Kassam)表示,已看到很多澳洲華人放棄從政,因為他們感到被不公平對待或備受質疑,直言政界互指對方被中國收買,對澳洲社區和社會凝聚力造成破壞。(綜合報道)

更多國際要聞
拜登圖減對華供應鏈依賴 抵韓先參觀半導體廠房
美國總統拜登昨天(20日)展開任內首次亞洲之行,連訪韓日直至下周二,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兼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分析普遍相信他的目的是與...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0日表示,美國在亞洲高度關注與中國的競爭,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日本宣布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被視為能有效應... 詳情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展開亞洲外訪行程,並將藉此行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框架」(IPEF)。《金融時報》昨日(20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拜登決定淡化成... 詳情
俄軍侵烏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原因之一是俄黑海艦隊封鎖烏克蘭港口,導致烏克蘭糧食無法輸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19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指摘... 詳情
哈爾科夫文化中心中彈至少7死
俄軍昨日向烏克蘭東部發動新一輪攻勢,一間位於哈爾科夫地區附近的文化中心被導彈擊中,最少造成7人死亡。 有閉路電視拍攝到文化中心被導彈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