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25
    星期四

新聞有常識:傳統帶來「尷尬」?

[2023.05.25] 發表
不同族裔、信奉不同宗教的人,生活習慣不一,例如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女子需要包頭外出。(goc@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縱然生活在同一天空下,但各族裔都有獨特的文化,人們生活習慣不盡相同。面對不一樣,有些人為免尷尬,會選擇隱藏一些族裔傳統。

■新聞節錄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周一(8日)發表調查報告,顯示五分之一亞裔美國人會向其他族裔隱藏自己的部分文化傳統,如民族食品、衣著和宗教習俗,部分原因是害怕尷尬或歧視。

調查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訪問了7006名美國亞裔成年人,了解其對自己身分的看法,發現當被問及為何隱藏自己部分文化時,受訪亞裔提及多個原因,包括「害怕尷尬,希望避免回答尷尬問題或不想加以解釋,甚至擔心潛在的歧視」。

不同年齡、種族及出生地的受訪者回應也有異。30%在美國出生的亞裔會隱藏自己的文化,較亞裔移民(15%)多。年輕的亞裔更可能隱藏其文化,約39%的18至29歲亞裔說曾這樣做,65歲或以上亞裔這樣做過的只有5%。種族方面,25%韓裔成年人會隱藏他們的文化傳統,其次為印度裔(20%)、華裔(19%)、越南裔(18%)、菲律賓裔(16%)和日本裔(14%)。

近年在美國針對亞裔的仇恨罪案有所增加,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一份報告指出,約三分之一亞裔美國人說,由於擔心出於種族動機的暴力事件,他們改變了日常生活方式。

【節錄自〈民調:兩成美國亞裔隱藏文化傳統 部分避歧視」〉,《明報》,2023.05.10】

■新聞概念

文化傳統

指世代相傳的思想、生活習慣(如飲食、衣著等)、風俗、宗教信仰、藝術、制度等。例如華人社會中,在農曆新年時會說吉祥話、派利市等便是文化傳統。不同族裔各有文化傳統,部分或與現今社會普遍的生活習慣不同,以下是一些例子:

韓國

韓國傳統重視長幼有序,因此對於初次見面的人,知道對方年齡是重要的事,目的是要判斷誰是長輩、對待的態度也會因此有所不同。詢問年齡是韓國人的禮節,然而對於其他族裔,這舉動或會令人感到冒犯,因年齡屬於私隱,非人人願意提及。

印度

印度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信徒習慣在自己或他人的額上點上紅點,相信這會帶來祝福、得到神明的保護庇佑,但對於信奉其他宗教又或不明白意思的人,看見額上紅點便會不明所以,被點上紅點時甚或會感到冒犯。

越南

越南傳統思想中,認為照片若有3個人出現、中間位置的人便會招致厄運,這在其他人看來或會感到迷信、奇怪。

■想一想

1. 文化傳統為各族裔長年約定俗成的思想、生活習慣,你認為有隱藏的需要嗎?為什麼?

2. 你認為與不同族裔的人相處,怎樣才表現出尊重?

文:鄭惠霞

圖:goc@iStockphoto

[常識天下 第285期]

更多教育
奇妙大自然:歐亞水獺
【明報專訊】顧名思義,歐亞水獺(Lutra lutra)的足[遍佈歐洲及亞洲,以至非洲北部,是全球13種水獺品種當中地理分佈最廣泛的物種。在... 詳情
時事懶人包:印花稅收跌三成
【明報專訊】稅務局2023年5月2日公布政府2022/23財政年度臨時稅收數據,整體稅收3602.03億元,按年跌5%,其中印花稅收入大跌三... 詳情
放眼中國:五一黃金周
【明報專訊】「五一」勞動節假期是內地主要長假期,內地2023年「五一」假期為新冠疫情後首個復常的長假,出現「報復式」旅遊潮。據內地文化及旅遊... 詳情
圖看議題:國企民企
【明報專訊】中國內地奉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由政府管理和營運的國營企業,亦有由民眾私人營運的民營企業。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截至2022... 詳情
知識寶庫:政府改組設新局 盼振興文化產業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提到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改組後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加強聚焦文化、創意、藝術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