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5
    星期一

法治教育:公眾諮詢

[2023.06.05] 發表
政府計劃發展交椅洲人工島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並透過公眾諮詢收到約7800份公眾意見。發展局長甯漢豪盼2023年第四季正式開展環評法定程序。(立法會文件模擬圖)

【明報專訊】政府制定政策及措施時,透過公眾參與活動,諮詢不同持份者的意見,除有助市民更深入認識相關議題、凝聚共識,亦可提高施政透明,有利政府良好管治。

■新聞撮要

為期3個月的交椅洲人工島公眾參與活動在2023年3月底結束,發展局4月公布共收到約7800份公眾意見,當中約六成支持、兩成半反對、約一成半沒明顯立場。發展局透過展覽、網上意見表格、電郵、電話等蒐集公眾意見,當中60多份來自專業學會、建造業及環團等組織。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陳劍青形容如此大型規劃的公眾參與活動僅收到7800多份意見,且不設公眾論壇,諮詢對象大多是專業團體,明顯「不合格」及「不科學」。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指出,7800份意見不但遠較規模更小的三跑環評、東北發展第三階段諮詢等的過萬份意見少;而33場簡介會中,九成為專業學會、商會等官方諮詢架構,全無市民參與,令人質疑當局有意迴避大眾意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諮詢不足的說法有欠公道,稱填海議題由2011年討論至今達12年,其間已有多次諮詢。香港工程師學會及測量師學會均稱會繼續提供專業意見。

■基礎知識

2003年特區政府制定《公眾諮詢工作的指引》,載列政府作公眾諮詢時的一般指導原則。諮詢公眾的途徑包括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各諮詢委員會、合適的公開活動及民意調查等。

部分公眾諮詢一般指導原則

˙及時諮詢,以便市民有足夠時間表達意見

˙清楚列明諮詢目的、可選方案,以及政府屬意的方案(如有)

˙視乎諮詢項目的性質,諮詢的範圍和對象盡量廣泛,並盡量確保可能受諮詢事項影響的持份者有機會表達意見

˙提供與諮詢事項相關的詳盡資料

˙向市民交代諮詢工作的結果,如不能全面採納個別界別意見,應清楚說明理由

資料來源:《公眾諮詢工作的指引》

■公眾諮詢例子

「土地大辯論」

內容: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18個土地供應選項,邀請公眾發表意見

諮詢日期:2018年4月26日至9月26日(5個月)

收到公眾意見數目:100,376份(包括網上及實體問卷、電話調查、聯署及簽名、書面意見等)

公眾參與活動:4場公眾論壇、69場外展活動、40場展覽、72場簡介會、設相關專題網站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挑戰題

參考內容及就你所知,圈出正確的答案。

(1)舉辦社區工作坊及簡報會,屬公眾諮詢方式之一。(是/否)

(2)政府只會於修訂法例前,才會作公眾諮詢。(是/否)

(3)所有法案須先作廣泛的公眾諮詢,方可交由立法會審議。(是/否)

(參考答案見另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63期]

更多教育
快問快答:工傷
【明報專訊】受工作環境、工作性質等不同因素影響,僱員在工作期間可能因工受傷、患病,甚至死亡。根據法例,僱員於受僱期間因工遭遇意外受傷、患上訂...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港小學生閱讀力全球第二 開卷興趣遜30地區 港大教育學院公布5年一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結果,本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