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4
    星期三

詞中物:唱一場青春的暗戀——《四月物語》

[2025.05.14] 發表
(圖:《四月物語》MV截圖)
(圖:《四月物語》MV截圖)
(圖:《四月物語》MV截圖)

【明報專訊】林家謙在4月推出新曲《四月物語》,歌詞透過意象,向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執導的《四月物語》關於青春暗戀的細膩表達與詩意致敬。4月櫻花盛開,爾後飄落,如同青春,美好年華轉瞬即逝。

《四月物語》

主唱:林家謙

作詞:陳銘洋

作曲:林家謙

編曲:林家謙

監製:徐浩、林家謙

又等明天 明天才見

明天這麼遠 這樣令人想掛念

月色旁邊 留一線

日後會寫上我們的詩 如可以

你著墨成圓點

我記敘成圓圈

沉悶風景一息間變小說

誰這刻的視線 都只有濛濛春天

朦朧中 只得你是光線

這句話 如何的開始 如何的啟齒

無人知曉的心意

很想接下去描寫初戀

猶猶豫 心思仍錯亂

想知我們如在櫻花都散落時

又會否剛好的鍾意

待你寫上我們的詩 如可以

微小日子 隨想而已

明天應該會再續這個小故事

月色還好 還可以

就是太想說 我才失語 無限次

這句話 如何的開始 如何的啟齒

無人知曉的心意

很想繼續去遊這花園

來來回 編織成故事

想知我們如在櫻花都散落時

又會否剛好的鍾意

讓我寫上我們的詩 如可以

但是你不寫我的小故事

留下我不捨你的事

以後遺憾沒有戀愛一次

匆匆四月 如何的開始 如何的終止

從來無牽手的章節

翻開了無數情節 到最後都沒有那些事

願我記得而同時淡忘了

舊故事 誰曾留伏線

時和地 空等一個條件

是最青春的某人 望見

■愛情隨花萌芽凋零

你著墨成圓點

我記敘成圓圈

沉悶風景一息間變小說

誰這刻的視線 都只有濛濛春天

朦朧中 只得你是光線

這句話 如何的開始 如何的啟齒

無人知曉的心意

很想接下去描寫初戀

猶猶豫 心思仍錯亂

想知我們如在櫻花都散落時

又會否剛好的鍾意

待你寫上我們的詩 如可以

春天絲雨濛濛,像少女心事朦朧。「朦朧中 只得你是光線」恍如描寫出電影《四月物語》主角卯月在書店凝視山崎的情節。心儀對象總是如此的吸引,對方可能並沒有做些什麼,但二人的故事,早已在你的腦海中悄然上演。「你著墨成圓點/我記敘成圓圈/沉悶風景一息間變小說」,「你」無意的舉動,成為故事撩動人心的重點,「我」獨自將「你」蚞左漱@小點幻想修補成圓滿的故事線,日常平淡得如「沉悶風景」,但「你」的一舉一動都能化成浪漫兼有意義的「小說」。只要「你」在其中,平淡生活也會變成引人入勝的小說章節。愛情的魔力被詞人陳銘洋具象化,平凡的世界變得富有詩意,寫出暗戀中令人神往的想像。

第一節副歌(第三段)歌詞「想知我們如在櫻花都散落時/又會否剛好的鍾意」更直接將櫻花的凋零與愛情的時機聯繫一起。櫻花盛開,象徵青春美好的時光,是愛情的萌芽期;凋零則隱喻青春的短暫,以及愛情的稍縱即逝。「散落時」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與機會的錯過,令聽眾感受到青春與愛情的脆弱。花飄落輕盈,但飄落同時也代表無法挽留心上人,結合愛情意象,烘托出暗戀關係的脆弱與短暫。人類無法掌控自然規律,正如我們也難以預料感情關係的發展結果。填詞人藉櫻花自然盛開與散落,表達人們對愛情的迷茫與無奈,既是懷念青春時光,也是嘆息愛情的無常。

■月色中的愛意

除了櫻花,歌詞中「月色」同樣是重要的意象,首段及第四段歌詞:

第一段:

又等明天 明天才見

明天這麼遠 這樣令人想掛念

月色旁邊 留一線

日後會寫上我們的詩 如可以

第四段:

微小日子 隨想而已

明天應該會再續這個小故事

月色還好 還可以

就是太想說 我才失語 無限次

「月色旁邊 留一線」,在浪漫溫柔的月光下,「一線」似乎暗示關係發展還有未知的可能,「我」於是幻想出虛無的一條橫線,想像日後在線上續寫什麼。然而,細心閱讀歌詞的話,會發現心如鹿撞之餘,「還好」與「還可以」又暴露了「我」內心的動搖。「月色還好 還可以」一句如配合網上流傳的日語委婉情話「今夜月色真美」去理解,下一句「就是太想說 我才失語 無限次」就表達了「我」太想說「我喜歡你」,卻始終無法開口表白。

歌詞將「月色真美」降級成「月色還好」,以「月色」代替對愛情的期盼,輕描淡寫地包裝自己的愛意,抑壓自己內心的情愫,「我」猶豫得連浪漫感覺都不敢承認,怕被對方發現自己的心思——這種躊躇心情,只要暗戀過人,都會明白吧?

■明天這麼近那麼遠

《四月物語》的歌詞寫得像本青春愛情小說,歌詞結構循序漸進。第一段的「明天」象徵未來的無限可能,也代表開始暗戀別人時的期待、滿懷歡喜。「又等明天 明天才見」,明天很快就到,很快就能看到心儀的對象;明天卻也「這麼遠」、「這樣令人想掛念」。

兩節副歌,情感逐步遞進,表達出暗戀過程中的思想與心情掙扎。「櫻花」從盛開到散落,與那年匆匆而過的「四月」結合,呈現青春與愛情想像的流逝。第一節副歌(第三段)「很想接下去描寫初戀」、「待你寫上我們的詩」等語句,寫出「我」對愛情的熱切渴望;但接茠滿u猶猶豫」,以及第二節副歌(第五段)的「來來回」,以「AAB」寫法表達出主人翁對是否表白、展開關係窒步,內心掙扎漸漸浮現。

「我」何以猶豫不決?「想知我們如在櫻花都散落時/又會否剛好的鍾意」,終於揭示整段暗戀關係無疾而終的因由——「你」態度未明,所以「我」無法啟齒表白,兩人的關係未到發展時機,讓「我」無處安放情感。

■未開始已曲終

最後一節副歌(第七段),將情感的未圓滿與青春的流逝緊密結合:

匆匆四月 如何的開始 如何的終止

從來無牽手的章節

翻開了無數情節 到最後都沒有那些事

願我記得而同時淡忘了

舊故事 誰曾留伏線

時和地 空等一個條件

是最青春的某人 望見

「匆匆四月」隱喻青春和暗戀的尾聲,「開始」與「終止」並置,由始至終,這場默默愛慕從無明確起點,卻突兀地迎來終結。暗戀時那種忽上忽落的情感佔據全曲,但「我」跟心儀對象卻「從來無牽手的章節」,直至曲終,他們「翻開了無數情節 到最後都沒有那些事」。愛情需要齊備時間、地點、人物三個條件,「我」與「你」同處身於明媚的4月,「你」卻沒有走進「我」的世界,譜出「我們」的故事,那場浪漫的櫻花雨就此悄然落下。歌詞各種意象反覆呼應主題,牽動聽眾走進一場從未發生過的單方面戀情。

筆者想起張敬軒《櫻花樹下》的「如有天櫻花再開 期望可跟你示愛」,《四月物語》一開首便說「又等明天 明天才見/明天這麼遠 這樣令人想掛念」,想像中的明天總是美好,春天也該很好。但若明日花其實早已飄落,「你」還會在故地花園等待「我」的出現嗎?青春從不需要答案,暗戀也是如此,或者換個角度,遺憾可能就是暗戀最完美的結局。

■姚慶萬

(中學教師,任教中文、中國文學科,喜歡詩與歌詞。作品散見於《聲韻詩刊》、《虛詞無形》、《大頭菜文藝月刊》、《別字》等)

文:姚慶萬

圖:《四月物語》MV截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74期]

更多教育
飽肚情感學:啜碗米麵,吃碗細冰——劉克襄散文中的食物與冷暖人情
【明報專訊】感情藏於日常,親戚朋友,師長同學,出街吃飯,旅遊共聚,相處機會多,交流時間長,較容易察覺、感受到情感的流露。但有時感情的傳達方式... 詳情
乜乜物物:「離地」的窗——讀林徽因〈窗子以外〉
【明報專訊】讀林徽因散文〈窗子以外〉,細讀「窗」的象徵,也許會發現我們就像文中的主角「你」一樣,對窗外的世界雖然有所感知,卻從沒走進其中。 ... 詳情
視聽之娛:扮洃p魔星歸來 重溫跨星際友誼
【明報專訊】當人類將探測器投向宇宙,監聽數萬光年外的無線電波時,千百年來人們始終在問:蒼穹之外,是否存在茈t一種生命形態?從小說、漫畫、動畫... 詳情
Talk of the town : Screen Time of Hong Kong Students
【明報專訊】A recent health report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points... 詳情
Talk of the town : Call for Limiting Screen Time for Students
【明報專訊】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has recently released the Annual Report...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