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7
    星期二

閱讀篇章.以讀帶寫:學習對比

[2025.05.27] 發表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圖:cirodeli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讀】(圖)

在〈小野貓〉一文,作者以瑪莉安與史密斯太太、兩個小男孩作對比,突顯她雖生活優渥,但品格低劣,除了對婚姻不忠誠,亦不愛老憐貧,對動物更冷漠無情。作者縱然未直斥其非,惟通過人物間的對照,高下立見,作者的情感不言而喻。

.人物(表)

.人物(表)

.氣溫(表)

.顏色(表)

→ 突顯立意 強調主題

在日常寫作,不論記敘抒情、人物描寫,抑或議論說明,均可善用「對比」。如「重遊舊地所見有感」可寫景物今昔異同;「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可寫「有」與「沒有」手提電話的分別;「原來我們忽略了不少日常生活的美好」亦可藉描述平日忽略美好的情狀,對照今天發現或重拾美好的見聞。若能適切地運用對比,則有助突顯立意,強調主題。

■題目: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圖)

【寫】

2023年文憑試寫作卷「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考生也可善用對比手法,寫「我」隨食物味道或事件發展而令感受千迴百轉。以下提供六個思考角度,以及取材和立意舉隅。

◆寫作要求

取材:

.扣連聚餐的特質

.交代聚餐的經過

→ 立意:

.抒述百感交集的情懷或體會(圖)

【時】(圖)

大除夕、中秋節、母親節

祖父八十歲壽辰、我十八歲生日會

謝師宴、校慶晚宴

公司周年晚宴

在不同的時節聚餐,有不同的意義和目的,所吃的食物和聚餐的氣氛亦截然不同。

如以中秋節為題材,寫全家歡聚,吃月餅賞月,則可從「團圓」此要旨引發思考,延伸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感悟,體會緊緊扣連人生聚散,呼應題目中「聚」此關鍵概念。

【地】

家、母校

餐廳、大牌檔、酒家、酒店

異國

老地方

在不同的處所聚餐,食物的種類、價格,以及用餐的環境亦迥然不同。

如畢業多年的同學聚會,地點選在母校附近的茶餐廳,或是酒店高級西餐廳,敘事和抒情的角度已有天壤之別。如選前者,可融會「重遊舊地所見有感」一題的內容,記述人、事、物今昔之變化;若選後者,則可敘述昔日的貧賤之交畢業後分道揚鑣,如今有人因識時變通而飛黃騰達,有人則因追尋夢想而甘貧樂道,並就人生際遇及追求抒懷。

【人】

親人、舊雨新知、情人

同事上司、商業伙伴

「聚餐」指多於一人進餐。常言道:「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和不同交情、志趣的人聚餐,所生的感受自然判然不同。而題目「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強調「我」的情感,則「我」在是次聚餐中應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乃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不宜作為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不少考生以謝師宴為題,惟在敘述中,謝師宴的主角——老師——不見蹤影,又「我」只在宴會中旁觀其他同學的言行,恍如以第三人稱敘事,令情感空洞浮淺,未能突顯「我」的所思所想。

【事】

品嘗美食

閒聊寒暄

回首往事

聯歡玩樂

舉行儀式

本題以「聚餐」為題眼,而非「聚會」,故考生必須緊扣「聚餐」的特質,記述用餐的過程;可惜不少考生詳寫相聚而略寫用餐,未能突顯題眼的意涵。因此,考生宜詳寫各人品嘗美食、觥籌交錯的場面,或描寫親友互相勸菜、佈菜,以充分呈現「聚餐」的意涵。

題目要求考生記述這次聚餐的經歷,但也有不少考生側重回憶往事,未有聚焦於是次聚餐的所見所聞,詳略失宜。

【物】

食物

吃什麼?

味道如何?

本題雖為「記描抒」類的題目,惟考生亦應遷移所學,融會「開放題」的作法。既然題目以「聚餐」為題眼,則可從食物的象徵意義引發聯想,如食物的味道、價格,乃至文化意涵,均能觸發情感。

如苦瓜果肉味苦,但如懂得細味,則能嘗到苦盡甘來的滋味;甚或學以致用,藉2014年卷一篇章〈第九味〉深化題旨:「苦味要等眾味散盡方才知覺,是味之隱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

【情】

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即各種感受混雜在一起,感情複雜。多種情感可以同時出現,亦可有先後,惟所述情感須源自「一次聚餐」中的人、事、物。

善用對比手法,寫「我」的感受隨食物味道或事件發展而變化。如寫「我」本不情不願地回家為母親慶祝生辰,內心十分煩躁;惟當「我」在用餐前看到母親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的背影,在席間逐一品嘗母親特意為「我」烹煮的家常小菜,並與家人閒話家常,才深深體會一家聚首的難能可貴,並因此感到幸福,也為自己平日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感愧疚。

(續另文)

■顧問老師:黃慧琦 - 現職中學教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深信文字的力量

圖•cirodelia@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66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