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粵推12條惠企政策 加碼重獎外資 提融資土地供應人才招攬等政策
【明報專訊】廣東省近日發布《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提出包括融資貸款、產業基金投資、土地供應、人才招攬等12項惠企政策。省商務廳長張勁松特別提到,《措施》當中對外資企業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最高800萬(人民幣,下同)獎金,可與去年吸引外資優惠政策的最高500萬獎金疊加,即累計可得1300萬元。
明報記者 林迎
廣東省新聞辦早前專門召開記者會解釋12條惠企政策(見表)。張勁松表示,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累計設立外資企業逾35萬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近6000億美元,雖然外企數量僅佔全省企業3%,但貢獻約1/4稅收、1/3進出口總額及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貢獻巨大。
張續稱,去年的《廣東省進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力度的專項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首批合資格項目將於今年上半年兌現獎勵資金,而在政策帶動下,全省今年首季新設外資企業5922家,按年增長16.9%,實際利用外資折合357.6億元,「增速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和主要經濟大省,這是廣大外資企業對廣東、對大灣區投出的信任票」。
外資設地區總部 獎金累計可得1300萬
張勁松特別提到,《措施》強調對外企的國民待遇,各類政策平等適用於內外資企業,且在去年《方案》對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獎勵500萬元之上,《措施》再對跨國公司中國區總部、亞太區總部、事業部全球總部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即累計最高可達1300萬元。《措施》對合資格外資研發中心獎勵100萬元,亦可與對跨國公司全球研發中心的最高500萬元獎勵疊加,即最高可得600萬元。
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胡建斌稱,年初預算已安排「製造業當家」相關資金262億元,預計未來3年將增撥約136億元,當中今年內落實約45億元;除上述獎勵計劃外,還用於對製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新增銀行貸款貼息,以及提升政府投資基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