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申報表至今未交 房署收樓揭獨居婦腐屍
【明報專訊】房屋署職員昨早到葵盛東h上門收回一單位,發現七旬獨居婦倒斃屋內,據悉屍體已腐爛發黑。房屋署稱戶主沒如期交回去年10月發出的居住情G申報表,房署人員曾發信、致電、不同時段上門家訪、聯絡家屬等,均無法聯絡事主。有議員認為房屋署可在更早時間採取措施進入單位,並建議用科技監察高危獨居長者,減少同類事件再發生。
稱多次發信致電家訪不果
警方昨早10時許接獲房屋署職員報案,稱職員準備到葵盛東h盛逸樓一單位尋找住戶收回單位,但無人應門,需破門而入,結果發現老婦倒臥單位。救援人員當場證實77歲袁姓女事主不治。案件列「屍體發現」,事主死因待驗屍確定。據了解,老婦被發現時倒臥客廳的H上。
現時公屋租戶入住後,須每兩年申報居住情G。房屋署回覆本報表示,戶主沒如期交回去年10月發出的居住情G申報表,房署人員多次透過不同途徑嘗試聯絡,包括致電、於不同時段上門家訪、發出通知書、聯絡社署、聯絡戶主親屬等,「始終未能及早發現此不幸事件」,又稱職員每次到訪單位門外都無嗅到異味,過去未有接獲單位有異味或其他問題的投訴。
事主綜援戶 社署一直代交租
房署續稱,由於戶主未依期交回居住情G申報表,今年6月30日發出遷出通知書,上月31日終止租約,職員昨日收回單位時揭發事件;單位戶籍只有戶主一人,沒欠租紀錄。據悉事主領取綜援,因此社署一直代為交租。
鄰居張婆婆說,平時稱事主「袁姑娘」,形容她「有性格」。張憶述,袁以前間中表示腰痛,會請她幫忙按腰,大家相處融洽。張說沒見過袁的親友或有社工上門探訪,又稱袁曾透露有兒子及丈夫,但已移民。
鄰居:一年多沒見 未聞異味
張說近一年多沒見過事主,以為她前往內地,但因無對方電話號碼,故沒嘗試聯絡,且從沒嗅到異味。她又說「人一定係咁(有生老病死)」,希望對方安息。
房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公屋全長者戶突破20萬個,佔整體公屋租戶近四分之一。今次並非首次發現獨居長者倒斃單位,身兼房委會委員及公屋聯會副主席的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一般即使住戶多次沒應門,但只要沒其他異常情G,例如傳出異味、長期欠租,為尊重住戶,一般不會破門而入。梁認為今次屬不幸事件,建議房委會參考房協安排「一h一社工」,專門照顧高危長者戶,減低同類事件發生風險。
梁文廣建議房委會於長者戶單位門口安裝感應器,如多日無人出入就自動報警,或於大廈門口設拍卡開門系統,跟進多日無出入的住戶。
議員倡借助科技盡早發現
工聯會議員黃國表示,事件雖由房屋署職員發現,但相信死者已離世一段長時間,認為署方可在更早時間採取措施進入單位。黃認為對於此類高風險長者住戶,跟足程序固然重要,但實際上亦要多方面評估,做出更果斷行動。他相信未來獨居戶會愈來愈多,應透過科技幫助,如為高風險長者安裝智慧煤氣表,盼盡早發現不幸事件。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