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聞內地補習機構有「幽靈學籍」保申考DSE 家長允不上學 學校默許「暫休學」
【明報專訊】「摘星」事件的發生,與政府收緊高才通政策有關,而內地家長之所以執著於子女的「港校生」身分,因本地生才符合申請大學學費資助的資格。另一方面,考評局也宣布收緊明年文憑試自修生報考安排,包括要求不符合「曾應考DSE」或「應考時已滿19歲」任一條件者,須按「特殊報考申請」提供例如「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紀錄、具相關部門蓋章的學籍證明或認可在讀證明等官方學籍紀錄副本。有稱內地有補習機構針對考評局相關要求,為學生提供「幽靈學籍」。
高考功課繁重 寧集中補習操DSE
「香港學師匯」負責人黃小華說,確實聽聞有內地補習機構聲稱可幫學生「買學位」,主要原因是家長不想子女等多一年到19歲才考DSE。至於為何寧願不上學而做「幽靈學生」,黃解釋,首先內地學校應付高考功課繁重,與其下課後才去補習DSE課程,家長更樂於讓子女不上學,將所有時間花在補習機構之上;其次是一些學校亦默許「幽靈學籍」,「這存在灰色地帶,因為可以將這些學生當暫時休學處理,如果他們DSE成績理想,學校還可以當做自己的『KPI』」。
黃小華說,內地補習機構違規被曝光其實是好事,讓家長知道走捷徑、鑽漏洞的法子行不通,「摘星事件之後,我們便收到不少家長諮詢香港學校插班事宜,我們會盡量提供協助,讓學生循正確途徑去符合應考DSE資格」。
未威脅港生 稱兩三年適應者少數
社會之所以關注內地生應考DSE,除了擔心本港教育資源被濫用,亦憂慮會衝擊本地生的學位名額,不過黃小華說,以其多年觀察,雖然確實有內地尖子報考DSE,但要說內地學生「威脅」到香港學生,似乎有點誇張。
「確實一些補習社會要求學生天天操練題目,但一來正是沒有識教的老師輔導,才會一味叫你囫圇吞棗地操題,二來大多數內地生是由原本的高考課程轉到DSE課程,單憑兩三年時間就可以適應的並非多數。」黃小華指出,內地生的理科科目表現或者出眾,但英文及部分考題需要對香港本地有一定認識,這些都是內地生的弱項。
深圳星力國際教育創始人李淑芳笑言,教導內地學生時,課程往往要加入一些香港的基本知識,原因正是他們不懂,「例如他們不知譚仔是什麼」。她說最誇張是有學生「有眼不識李嘉誠」,「如果試題有提『李氏力場』,肯定不知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