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吳克儉指小撮人破壞 團體倡設「白名單」
【明報專訊】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早前出席深圳舉行的2025年全國第二屆HKDSE融合課程研討會,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相信摘星事件是個別例子,屬於一小撮人的不合規行為,「例如出席今次研討會的學校和老師,都會希望將DSE打造成一個高質素的考試體系,想作為貢獻者、參加者。所以我相信沒人會想破壞這個制度,只有少數人這樣做,可當作個別例子處理」。
不憂氥SE聲譽 吳籲勿墮補習陷阱
吳克儉也稱讚教育局的迅速回應和堅定立場,「不能因為一小撮的破壞行為,影響到DSE這個很重要的品牌」。他說不擔心事件會影響DSE的聲譽,但提醒家長要嚴肅認真看待DSE,不應讓子女墮入補習陷阱,承受痛苦。對於現行的DSE報考制度是否有漏洞需檢討,吳克儉強調一個好制度都需要不時檢討,「沒可能10年前定的規矩,現在還百分百沒問題」。
吳克儉任職教育局長期間,積極推動DSE走向國際和爭取海外大學認可,近年亦就大灣區教育融合表達看法。他說,DSE與內地高考課程有一定共通, 雖然課程體系不可能完全融合,但亦有相當一部分可互為借鏡,在大灣區不斷加強融合、香港內地制度互聯之下,DSE在國際的認受性有望進一步擴大。
研討會主辦方之一的大灣區DSE教師聯盟會長詹文通提議,兩地政府可考慮制定補習機構及教師「白名單」制度,規範良莠不齊情G。他表示,成立大灣區DSE教師聯盟的目的之一,便是整合香港與內地的學校及教師資源,以更有效推動DSE課程於內地的發展及匯聚人才,「除了舉辦研討會讓大家更了解DSE,聯盟亦正制訂大灣區DSE老師人才庫,也是希望為學校、補習機構和家長提供合規優良的師資,如果有政府牽頭建立白名單便更有公信力」。
團體倡設官方認可教師培訓課程
長遠而言,詹文通認為內地也可設官方認可的DSE教師培訓課程,既保證師資,也有助擴大師源,同時讓DSE教師及補習機構的質素和能力有標準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