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暴力常向婦孺抽刃

[2016.03.21] 發表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因暴力而受傷的婦女在醫院的外科病房外候診。(cJodi Bieber)
無國界醫生在中非共和國推行性暴力護理項目,圖為派發的教育資訊小冊子。(c MSF)

【明報專訊】在世界上許多地方,女性受暴力威脅的風險遠遠高於男性,處境亦往往比男性更為艱難。她們多因為缺乏醫療服務、居住地區太遠或基於經濟狀G等考量,無法在遭受暴力之後,立即獲得心理支持與醫療護理。

中非共和國﹕性暴力成武器

在戰亂與衝突之中,「性暴力」常成為「武器」,用來控制或是羞辱敵方,受害者多為女性。不穩定的政治社會局勢容易令家庭成員分離,落單的女性或小孩有更大風險遭遇性暴力。中非共和國的衝突已持續多年,局勢未有走向和平的[象。無國界醫生支援中非共和國的班吉綜合醫院,當地助產士西爾維與法國心理學家阿格妮絲說起其中一個病人的故事:「育有3名小孩的年輕母親法圖來到這堙C她原本帶茷臚l在田堣u作,突然一群武裝分子出現,所有人都逃跑了,但有男子抓住法圖並強暴了她,那是2013年。」2015年9月,有人闖入法圖家中將她捉到別的房子,於那間房子有男人被殺、女人被強暴──包括法圖;法圖逃出來後被轉介到醫院。

西爾維與阿格妮絲聽過太多類似的故事:婦女一生中多次遭遇性暴力,在旁目睹的孩子也受到驚嚇與創傷。在中非共和國,性暴力常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它發生在社區、家人或孩童眼前,伴隨的還有殺人與縱火。

無國界醫生2014年7月於班吉綜合醫院開展當地唯一的性暴力護理項目,組織的醫療隊伍也在多個避難營地的醫療中心提供外展工作,及提供免費的救護車服務。目前組織已治療了1087名受害者,幾乎都是女性,其中近兩成受害者未成年。

巴布亞新幾內亞﹕「家」是傷害之所

被刀砍到血流如注、未成年少女甚至幼兒被強暴,這些在發達國家會登上新聞頭條的暴力事件,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卻是家常便飯。除了在衝突地區之外,婦孺也可能因為社會或文化因素,成為暴力的受害者,而巴布亞新幾內亞就是世界上家庭暴力與性暴力最猖獗的地區之一。

「丈夫經常毆打我,掌摑我甚至用刀和棍襲擊我。村堛漯蠸不讓我離婚,因為丈夫付了禮金──8隻豬,還有300基那(約760港元)。一個月前我懷了8個月身孕,我逃回娘家但丈夫找到我並用刀砍我的雙手雙腳,又揮拳打我。3天後,我流產了。」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每天血淋淋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生。

2013年一項調查發現,該國每5名婦女就有一人的首次性經驗是被強暴。過去兩年以來,無國界醫生在該國治療超過3000名受到家庭性暴力的病人,其中94%是女性,大部分是受到配偶或家庭成員傷害。這意味蚍氻O就在她們身邊,受害者無處可逃。目前,巴布亞新幾內亞境內只有6間供暴力受害者暫住的「安全屋」,其中5間位於首都。設施不足下,受害者別無選擇只能在治療後回家,回到施暴者身邊,陷入暴力的循環之中。

醫療援助不治本 政府應加強應對暴力

無國界醫生作為醫療人道救援組織,集中為受害者提供綜合的醫療援助和心理社交支援。但要改變這個情G,更關鍵的是增加對受害者的保護,並且透過教育減少暴力事件。

無國界醫生項目總管赫布解釋說:「醫療援助雖然重要,但如果政府沒有加強應對工作,婦女將繼續被困於暴力關係之中,無法帶自己或孩子遠離傷害,醫療援助亦將只能在受害者每次受虐之間,提供片面的支援。」

■知多點

身心一站式護理

為了第一時間向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無國界醫生發展出由醫療與心理護理組成的一站式服務,讓受害者在同一個地點獲得全面治療。這些服務包括:治療外傷的急救護理、事後預防感染愛滋病或其他傳染病(如乙型肝炎、破傷風)的藥物、緊急避孕以排除因強暴而導致違反意願的懷孕、心理支援以及提供病人遭施暴的醫療證明。一站式護理可以減少病人在不同診所奔波的勞累,令病人接受更完整的治療,並避免二次心理創傷。理論上,性暴力受害者在被侵犯72小時內獲得的醫療護理與協助最為有效。

文、圖﹕無國界醫生

更多教育
時事漫話﹕從預算案評價看市民期望
【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漫畫〉,《明報》,2016.02.26 1. 聯繫時事議題 財政司長曾俊華發表任內第... 詳情
通識百科﹕聯合國的職能與局限
【明報專訊】朝鮮2016年1月初宣稱「氫核彈試驗」成功,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5個成員國,3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會,全體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決議... 詳情
通識講座﹕暴力抗爭新出路?
【明報專訊】大年初一晚在旺角發生騷亂,本土派認為「和理非非」的抗爭手法實在搔不蚅o處,訴諸暴力才是新出路。《明報》教育出版早前為通識教師舉辦... 詳情
放眼世界﹕逛斯洛伐克城堡及公園
【明報專訊】過去的4個月塈硠橝蝔鴠新的生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斯洛伐克人,體驗斯洛伐克式的生活。AFS為我找到一個完美的寄宿家庭,不但讓我更... 詳情
集師廣益˙港人身分意識﹕現G與前瞻
【明報專訊】以往的「中國人」、「香港人」二分法今天還合用嗎?而所謂「中國的香港人」和「香港的中國人」形容呢?「本土」的概念已有多種解讀,早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