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擬設的同性伴侶登記制限已在海外註冊者登記,若法案通過,6年前到關島結婚的Dino與Geoffrey將受惠。他們認為政府方案只達最低程度保障,但支持「袋住先」,冀立法會通過法案,向商界起帶頭示範作用,減少生活阻礙。 「這是有象徵性,至少我可在政府註冊,告訴其他人『政府承認的』、『政府說是合法』。」Dino解釋道。他稱礙於商界和民間擔心觸犯法規,同性伴侶生活不時遇阻,舉例最近購買保險,保險公司以二人無法律關係為由,拒絕他填寫Geoffrey為受益人;又憶述擬在港教堂補辦婚禮時,較開放的教會亦因政府不承認同性伴侶,擔心舉辦婚禮影響相關牌照,要改以「祝福禮」名義舉行。 組織指年長難受惠 保障欠全面 Dino和Geoffrey認為登記制提供的權利甚少,但理解政府為通過法案,先提供最低限度的權利,「希望不是永遠」,他們最想增加領養和撫養權。他們渴望建立家庭育有孩子,惟同性伴侶在港不能用代孕、試管嬰兒服務或領養子女,他們說若未來5至10年同志在本港也沒有育兒權利,可能考慮移民。 「晚同牽」專門服務年長同志,主席李文偉認為今次方案難讓年長同志受惠,指不少年邁的同志基於家庭原因沒「出櫃」,在人前以朋友相稱,不想家人知道其關係,遑論註冊結婚,部分人亦因財政考慮未能赴海外結婚。登記制涵蓋醫療和身後事權利,李文偉稱現時透過預設醫療指示、訂立遺囑等能處理部分問題,但仍有不足,稱遇上醫院只准家人探病的情G,同性伴侶能否探病取決於不同部門以至醫生的決定。他形容政府方案如同「施捨」,不過仍盼獲通過,「有一些,都好過沒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