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羊誕生20年 複製技術夢未圓

[2016.07.05] 發表
今日是多莉羊(圖)誕生20周年,但複製技術仍未成熟且道德爭議仍然熾熱,以致當年對治病和器官移植的期望至今仍未有重大突破。(資料圖片)

1996年7月5日複製羊多莉出生,成為全球首隻複製哺乳類動物,轟動科學界。但研究人員的目標不限於複製動物,而是希望改良技術用於人類治病或器官移植。惟20年過去,有關研究停滯不前,一方面源於技術仍未成熟,另一方面亦涉道德爭議,難以爭取人們支持。複製技術應如何造福人類,仍有不少困難尚待解決。

技術缺陷 僅活6年病逝

多莉誕生後,一些論者曾憧憬或可複製人類,以便為人類提供後備器官移植。邁阿密大學生物倫理和衛生政策研究所的教授伊薩西(Rosario Isasi)說:「當年就似靈光一閃般,我們以為終將能理解更多疾病的機制,或治療不育。惟這一切最終沒有發生。」伊薩西指出,否決複製人已是科學界的「普世價值」。對以道德立場看此技術的人而言,複製生物無異於繁殖生命,憂慮科學家會抵擋不住成為「造物主」的誘惑,他們會不斷嘗試複製生命,直至出現嚴重後果為止。

除了道德問題,複製技術的安全性亦惹關注,從過去案例可見複製胚胎的死亡率極高,多莉羊便是在227個胚胎中唯一的存活者;不少複製動物成長後都出現若干程度健康問題,例如多莉就只活了6年多,便因肺癌及關節炎死亡。有科學家推測因複製技術缺陷,致多莉的染色體端粒過短所造成。

學者﹕助製人類器官藥品

動物複製技術雖未成熟,但已為醫學發展帶來啟示。醫學界目前主要有兩種幹細胞研究,包括在一般細胞中植入特定基因,使之具有胚胎幹細胞功能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技術;另一種則是線粒體基因轉移技術,把父母基因植入健康的卵子,避免下一代遺傳母親的疾病。

喬治亞理工學院生物倫理學家萊文(Aaron Levine)認為,最終不會有複製人的出現,而複製技術的最大影響,是讓科學家研究用動物製造人類器官及組織,或是不會被人體排斥的生物藥品。(法新社)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民調機構早前訪問853名選民,了解他們屬意民主黨準候選人希拉里或共和黨準候選人特朗普。 結果希拉里以些微百分點領先特朗普,但同時有... 詳情
【明報專訊】澳洲警方檢獲重275公斤冰毒,市值超過2.7億澳元(約2.6億加元)。澳洲警方指,他們在二月接到線報,開始展開調查,上月在三個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