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 易志明擬提修正案降車齡上限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立法規管網約車,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昨日第二度開會審議條例草案。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指出,日後購買私家車營運網約車的成本,將遠較的士低,擔心對的士業界不公,削弱生存空間,他預告將提出修正案,要求把網約車12年車齡上限降至「較合理水平」,與的士公平競爭。
指營運成本低 應公平競爭
法案委員會昨日開會共約5小時討論規管網約車,主體法例條例草案已完成逐條審議。法例列明網約車、司機及平台須領牌,網約車車齡須低於12年等,但最爭議的車數上限、限量方式及牌費等細節,則待明年上半年運物局提交附屬法例處理。
易志明昨日多次發言表達的士業意見。他稱據其了解,車齡7年的二手私家車售價一般不超過10萬元,若可營運5年至車齡12年上限,即每日成本僅50多元,現時市面六成的士仍在供款,每天供款至少500元,意味網約車每日營運成本較的士少九成。他說,明白要求網約車與的士車隊看齊、營運時車齡不超過3年是不現實,但盼可降至5年或7年。
陳美寶:不少網約車車齡已10多年
運物局長陳美寶則稱,相信規管網約車後,的士面對的競爭定較現時好轉;據局方向現有網約車平台了解,不少正營運的網約車車齡已約10多年,相信將來會申請又合資格的網約車只會比現時少。
易志明回應稱,的士業界由抗拒到現在「大勢所趨」接納,但仍盼公平競爭,他將就網約車齡提出修正案,並明言即使未能在法案委員會獲議員支持,亦會繼續在草案提交立法會大會時以個人身分提出修正案。
議員另倡限「上線」車量不限發牌
另外,多名議員繼續關注網約車總數上限,民建聯陳學鋒及選委界陳沛良稱,若發牌數量設上限,或會導致出現持牌但無實際服務的「殭屍牌」、又或部分時段運力不夠等,若有車輛因車齡屆滿換車,市面會即時減少供應,屆時再發新牌滿足需求會混亂,建議當局不限制發牌量,但透過平台控制可「上線」網約車總數,確保何時都有車服務。
陳美寶認同可「動態齱v制定網約車總數上限,重申主體法例草案已留有空間,賦權運輸署長可以合適方式分配網約車證,制訂附屬法例時會再「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