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夫婦收養棄嬰19年 沒正式領養辦移民被拒
法官指醫療卡可證家庭關係 司法覆核得直

[2017.03.06] 發表
非親生「女兒」不能列作家庭成員隨父母移民。「女兒」入稟法院申請司法覆核,獲裁定得直。(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一對中國夫婦在內地收養一名棄嬰,當作女兒撫養,但從未正式領養;丈夫其後來加拿大取得難民身分,再申請妻子和「女兒」移民,被揭發「女兒」非親生或領養,不能作為家庭成員移民。「女兒」入稟聯邦法院(Federal Court)申請司法覆核,獲裁定得直,移民申請發還再審批。

現年19歲的申請人譯音姓鍾,是中國公民。在1997年,仍是嬰孩的她被棄置在鍾氏夫婦的門外,夫婦決定收養女嬰,當作親生女兒,為求女兒快樂成長,夫婦倆從未將真相告訴任何人。夫婦並在2000年透過不法途徑,為女嬰取得出生證明,成功登記戶籍。

就這樣相安無事過了10年,丈夫在2010年以宗教迫害為由,逃到加拿大,在2013年3月取得難民身分。他在4月申請成為加國永久居民,並將妻子和「女兒」列為家庭成員。

加拿大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在審批申請時,發現該出生證明以手寫,因此起疑,在2015年3月要求3人進行DNA測試,揭發申請人不是鍾氏夫婦的親生女兒。審批人員指申請人不符合「受扶養子女」的資格,將申請人從永久居民申請剔除。當局又警告鍾妻,若她不誠實回答問題,連她也可能因失實陳述而被拒入境。

鍾妻因此將實情和盤托出,為當初隱瞞真相道歉,稱現已領養申請人,希望當局酌情處理。審批人員在同年10月回覆稱,申請人的出生證明是偽冒,又沒有證據證明夫婦已領養申請人,拒絕申請人以家庭成員的身分申請移民。

申請人在2015年底透過代理人再提交信件,以人道理由要求當局重新考慮她的申請;申請人特別註明,希望當局考慮她已成為實際上的家人(de facto family member),又提到在中國,沒有戶口的兒童會遭歧視,不能接受醫療服務或上學。申請人又出示相片和相關文件,證明鍾氏夫婦的確把她當親女兒撫養。

申請人指,鍾氏夫婦在收到領事館通知後,曾試圖在中國正式領養她,但遭地方民政部門以申請人超過14歲為由拒絕,但民政部門發出證書,證明申請人從1997年已跟鍾氏夫婦同住,已是實際上的領養家人。申請人的代理提出,申請人在物質、心靈和財政上完全依靠鍾氏夫婦,不能獨立;最符合她利益的做法,便是讓她跟從鍾妻來加國團聚。

當局維持原判,認為申請人理據不足,懷疑鍾氏夫婦的整體可信度,尤其鍾妻在當局開始懷疑後才承認出生證明書是從不法途徑取得,而且夫婦不一早正式領養申請人;審批人員又指申請人提交的相片和文件,不足以證明3人之間的關係。當局認為,申請人在中國出生、長大和受教育,現在已19歲,有自立能力。

申請人因此入稟聯邦法院,質疑審批人員的決定不合理。法官在今年2月作出的判詞指,審批人員在拒絕申請時,沒有提到兩份重要證明文件,包括中國地方民政部門發出的證明書和家庭醫療卡,後者註明申請人是鍾氏夫婦的女兒。

法院認為,當局評估申請人是否鍾氏夫婦實際家人的裁定不合理;上述文件及申請人的學業紀錄和照片,都強烈說明申請人是鍾氏夫婦的實際家人。法院最後裁定將該宗移民申請發還當局重新處理。

更多加國新聞三
【明報專訊】威士拿(Whistler)前日發生雪崩導致一名男子喪生的慘劇,死者為溫哥華一名工程師,他死後遺下妻子及年幼兒子,其親人在網上發起... 詳情
(多倫多5日加新社電)六合彩(Lotto 649)周六晚開彩﹐頭獎獎金700萬元﹐3票中獎。 3張中獎彩票在卑詩省、安省和魁北克省出售... 詳情
【明報專訊】本那比一間房屋昨日傍晚發生泄漏氣體事件,共釀成6人不適送院,包括2名救護員。 事發昨日傍晚,消防及救護服務處接到求助電話稱... 詳情
2016年度報稅季開始 出售自住房屋勿忘申報
【明報專訊】今年報稅季節已開始,2016稅務年度的報稅截止日期為4月30日。對於育有子女的家庭來說,今年報稅最大的變更就是兒童福利。政府在最... 詳情
【明報專訊】報稅現在愈來愈方便,納稅人可使用稅務局的NETFILE服務,直接在網上使用NETFILE認可的報稅軟件,便可直接向稅務局報稅。除...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