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上月房銷 33年最差3月
按年跌31%至1727間
【明報專訊】大溫3月住宅房屋銷售數字萎縮至只有1727間,較去年減少31%,是自1986年,即33年以來3月最慘淡的數字。不僅數量縮減,各類型樓價也應聲下跌,獨立屋基準價格較去年下跌10.5%至143.7萬元,柏文基準價減少6%至65.7萬元。業界認為是三級政府聯手施壓所致。
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主席史密斯(Ashley Smith)分析指出,目前市場房屋需求,與本省正在增長的經濟,或是低失業率並不同調,而目前的市場走向最主要受政策影響。她認為,過去3年三級政府聯手推出新稅及緊縮按揭要求,才將樓市打壓至目前情況。
地產局昨日公布3月房屋銷售統計指出,3月分的房屋銷售有1727間,較去年同期2517間減少31.4%,比今年2月的1484間,則增加16.4%。3月房屋銷售數量比過去10年平均減少46%,是1986年3月最低數字。
在掛牌房屋數字方面,大溫中央放盤系統(MLS)新掛牌房屋有4949間,比去年同期增加11%,同時也比今年2月增加27.2%。新舊MLS掛牌現在是12,774間,較去年同期增加52.4%。
獨立屋基準價跌逾1成
3月份所有類型房屋的銷售/掛牌比(sales-to-active)只有13.5%,其中獨立屋是9.4%,柏文是17.2%,城市屋是15.9%。分析師認為,如果該比例維持在12%以下一段時間,樓價即會下跌,也就是所謂買家市場。
在樓價方面,獨立屋基準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10.5%,只有143.71萬元;柏文單位基準價減少6%,樓價為65.69萬元;城市屋樓價亦比去年減少6%,下跌至78.36萬元。
地產局主席史密斯認為,制定政策者並不了解,為減少需求而制定的政策,只能夠短期將潛在買家推出市場,但實際對買房的需求並未消失。
她表示,從過去市場發展軌跡可以看出,使用政策干預樓市,只是令需求延遲出現,並會對樓市造成惡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