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5
    星期四

速讀公民:培育「具身智能」產業

[2025.05.15] 發表
2025年4月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在江蘇無錫舉行,各機械人參與越野跑、足球及籃球等競技項目。(中新社)
配備GO-1大模型的機械人具有學習能力,可理解指令並應用到不同環境,例如迎接賓客(圖)。(「智元機器人」網片截圖)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上海人形機械人初創公司「智元機器人」2025年發布內地首個通用具身模型基座「智元啟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簡稱GO-1)」,適用於不同的機械人本體,等於讓機械人擁有可自我學習、不斷快速進化的「大腦」,而且作為通用模型,機械人之間可智能互通。

2025年內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強結合數碼技術與製造優勢及市場優勢,支持廣泛應用大模型,並加強發展智能製造裝備等。

「具身智能」指人工智能融入機械人等物理實體,並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務主任任廣輝表示,GO-1大模型藉人類和多種機械人數據,讓機械人獲得學習能力,可廣泛應用到各類環境和物品,快速適應新任務、學習新技能。

根據該公司的短片,安裝GO-1的機械人為人類倒水時,可根據人類坐姿自動微調遞送水杯的位置;製作多士時,機械人會根據需要抹上果醬,客人離開後隨即收走杯碟;迎賓的機械人在客人掃碼後,會遞上掛牌證,指引客人入閘。不過短片中的機械人動作仍甚生硬。短片亦有介紹數據蒐集過程,如機械人可不斷根據失敗動作的數據而改進。任廣輝表示,約5年後人形機械人有望進入家庭「打工」。

■知識增益

主要學習重點:國家在不同領域發展的成就(資訊科技)

具身智能即具物理身體的智能體(embodied intelligence)。據人民網解說,人工智能(AI)可理解成思想者,具身智能則是行動派。與我們認知中需按人類指令執行任務的機械人不同,具身智能可自主學習及行動,如看到障礙物會自動調整動作避開。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政府發表工作報告後發文稱,人工智能大模型還處於發展早期,技術以「周」甚至以「天」的速度快速迭代,在推理大模型湧現後,讓人驚歎大模型深度思考的能力。李彥宏認為,推理大模型是推動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方向,2025年可能會成為AI智能體爆發的元年。

李彥宏認為應讓人工智能造福於民,他以雲南怒江一個縣有60萬農民種旱地稻為例,能教農民如何有效種植的科學家數量有限,但若能建造一個農民院士AI智能體,可隨時為農民解答種植問題,有助改善生產效率,有利民生發展。

(具身智能屬「行動派」 可自主學習)

●模擬試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具身智能與一般機械人的一項主要分別。(2分)

2. 參考資料,發展具身智能如何有利中國改善城鄉差距的問題?(3分)

3.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就香港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提出兩項建議。 (4分)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99期]

更多教育
EMO收件匣:親子關係
【明報專訊】一般而言,家庭是人最初接觸和學習社會價值觀的環境。良好的親子關係能讓青少年建立穩定的情感依附,有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社交技... 詳情
活動巡禮:青年體驗創業  宣揚可持續發展理念
【明報專訊】在21世紀急速變化的大環境下,年輕人如何回應資源匱乏、科技衝擊與知識分子社會責任的挑戰?英華書院的學生組隊參與青年創業體驗計劃,... 詳情
衛生快訊:過度使用電子屏幕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衛生署2025年4月公布《學生健康服務2023/24學年周年健康報告》,發現有61%中小學生每日花至少兩小時使... 詳情
【明報專訊】1. 是 2. 否 3. 是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 詳情
放眼經濟:中美關稅戰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引發關稅戰。美國白宮4月15日發表聲明稱,由於中國持續實施報復措施,中國輸美商品現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